概要:指出:前两个图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第三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3.练习二十三第9题。老师先作示范,说明第二步移动三角尺时,要使三角尺的哪条边通过直线外已知的一点,再画直线。让学生在书上画平行线,老师巡视指导。4.练习二十三第11题第(2)题。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题第(2)题。你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 垂直的两条线段作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这个长方形吗?试试看。 老师巡视指导。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7题,第11题第(1)题。板书 扎记(七)三角形(1)教学内容:教材第124-125页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 和"练一练",练习二十四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的 特性。2.使学生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这三种三角形。3.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的
角的认识,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指出:前两个图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第三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练习二十三第9题。
老师先作示范,说明第二步移动三角尺时,要使三角尺的哪条边通过直线外已知的一点,再画直线。让学生在书上画平行线,老师巡视指导。
4.练习二十三第11题第(2)题。
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题第(2)题。你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 垂直的两条线段作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这个长方形吗?试试看。 老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7题,第11题第(1)题。
板书 扎记
(七)三角形(1)
教学内容:教材第124-125页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 和"练一练",练习二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的 特性。
2.使学生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这三种三角形。
3.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用木条钉的长方形、三角形各一个,长度不相等的小棒三根;学生每人准备七巧板一副,长度不相等的小棒三根,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角。
用两根长短不等的小棒摆出锐角、直角和钝角。要求学生分别说明各是什么角。
2.引入课题。
老师再加一根小棒,看能围成什么图形。(围成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围成了三角形。
说明这节课就来学习和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红领巾、三角小旗、三角尺。(投影仪投影)
提问:这些物体的面都是什么形状?(抽去三角形面上的颜色等,留下三角形) 请同学们用手指沿这些三角形的周围一围。(老师从顶点起沿三角形的边围着描,学生书空状围) 我们刚才都是围的三角形吗?
追问:"围"是什么意思?
(2)请大家拿出准备的三根长度不相等的小棒,围成一个图 形。
提问:大家围了一个什么图形?
(3)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一条线段,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板书三角形的定义)
如果老师摆成这种形状,(演示没有围起来的)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构成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在"三条线段"、"围成"下面加 点)
(4)现在看老师画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画三角形)
说明: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都叫做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请同学们在自己围的三角形上一边说"边",一边指一指边 (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
三角形有几个角?(板书:三个角)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指顶点)三角形有几个顶点?请大家在自己摆的三角形上,一边说"顶点",一边指一指 顶点。(板书:三个顶点)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请同学们在第149页格子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3)练习二十四第2题。依次按要求让学生摆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名在投影仪上 摆)
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
(1)让学生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很多地方用到三角形,你能举几个例子 吗? 说得很对。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都要用到三角形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