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案(6套)

    时间:11-24 14:11:01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阅读:8741

    概要:※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案(6套),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http://www.laixuea.com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6、小结: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作业:完成练习册
      
      
      
      
      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www.laixuea.com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