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答:感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3.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答: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有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三)归纳段意:答:本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七.本课小结:这两段以祖母卧病为由,婉言谢绝朝廷邀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八.作业:1.熟读一、二段,通译成现代汉语。2.把这两个文段中的其它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理出来,并一一解析。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并翻译一二段。(略)二.分析第三段:(一)导析:1.一词多义现象:①以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E何其久也?必有以也F余以乾隆G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H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I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过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B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C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D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E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F求,无乃尔是过与G过故人庄③更www.laixuea.com A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案(6套),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http://www.laixuea.com答:感激不尽,而又身系祖母疾病,进退狼狈。
3.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答: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有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
(三)归纳段意:
答:本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七.本课小结:
这两段以祖母卧病为由,婉言谢绝朝廷邀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八.作业:
1.熟读一、二段,通译成现代汉语。
2.把这两个文段中的其它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理出来,并一一解析。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并翻译一二段。(略)
二.分析第三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现象:
①以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E何其久也?必有以也F余以乾隆
G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H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I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过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B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C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D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E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F求,无乃尔是过与
G过故人庄
③更www.laixuea.com
A母、孙二人,更相为命B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C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D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E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F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2.区别古今意义
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二)分析归纳:
1.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答:以孝治天下。
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答: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为私情,又合法理。
(三)归纳段意: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三.分析第四段:
(一)导析:
1.一词多义现象:
①是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E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F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G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②实
A皇天后土实所共鉴B仓廪实而知礼节
C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D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E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F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通假字: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3.句式分析:
①生孩六月,父亲见背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二)分析归纳:
1.本段交代了全文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愿乞终老。
2.作者简单地表明了其理由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