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案(6套)

    时间:11-24 14:11:01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阅读:8741

    概要:答: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3.作者知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动人,其表现是什么?答: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本文中有很多短语现在已经成了成语。年个找出来,各造一句。答:成语有“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造句略。(三)概括段意:本段明确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终老”,先尽孝后尽忠。四.写作分析:本文是任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从写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帝的?答:1.融情于事的方法。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说服晋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诚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2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丽之工,但语言却决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动形象,如在眼前。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案(6套),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http://www.laixuea.com
      
      答: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
      
      3.作者知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动人,其表现是什么?
      
      答: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本文中有很多短语现在已经成了成语。年个找出来,各造一句。
      
      答:成语有“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造句略。
      
      (三)概括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终老”,先尽孝后尽忠。
      
      四.写作分析:
      
      本文是任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从写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帝的?
      
      答:1.融情于事的方法。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说服晋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诚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丽之工,但语言却决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五.作业:通译全文,完成课后练习。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www.laixuea.com
      
      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