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五年级教案阅读:8472

    概要:3.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标准》对笔算加、减法的要求有所降低,第一学段整数加、减法的目标是: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由此可推知:小数加减法也应限定在相应的范围内,如,9.6+18.4可看作两位数加三位数,25-5.6可看作三位数减两位数。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计算的难度,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4.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体会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数的概念的扩展通常都源自运算的需要。例如,在自然数范围内,两个自然数的和仍是自然数,但两个自然数的差就不一定是自然数了。为了使减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负数,从而得到整数的集合。在整数范围内,加减法就能畅行无阻。又如,在整数范围内,两个整数相除就可能不再是整数。为了使除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分数,从而得到有理数的集合。在有理数范围内,一个新的数系建立后,必须使相关的四则运算满足基本的运算律,否则运算方法就无法确定,这样的数系也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标签: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3.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

      《标准》对笔算加、减法的要求有所降低,第一学段整数加、减法的目标是: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由此可推知:小数加减法也应限定在相应的范围内,如,9.6+18.4可看作两位数加三位数,25-5.6可看作三位数减两位数。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计算的难度,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4.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体会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数的概念的扩展通常都源自运算的需要。例如,在自然数范围内,两个自然数的和仍是自然数,但两个自然数的差就不一定是自然数了。为了使减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负数,从而得到整数的集合。在整数范围内,加减法就能畅行无阻。又如,在整数范围内,两个整数相除就可能不再是整数。为了使除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分数,从而得到有理数的集合。在有理数范围内,一个新的数系建立后,必须使相关的四则运算满足基本的运算律,否则运算方法就无法确定,这样的数系也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例如,计算1.5+0.3时,先算0.5+0.3,再算1+0.8。这一算法的逻辑前提是:整数加法的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明白教材在教学小数加法(或乘法)后,为什么要强调整数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或乘法)也同样适用。

      5.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

      安排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第二,通过计算器计算,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时,一方面要注意提供适合用计算器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隐含某些数学规律的式题,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以免影响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第五单元 找;二要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操作过程,在表达中提升对规律的认识。例如,第59页例1中按规律排列的彩旗,可以写汉字列举:红、红、黄、黄、红、红、黄、黄……;可以写数字列举:1、1、2、2、1、1、2、2……;可以写字母列举:A、A、B、B、A、A、B、B……;也可以画简单图形列举:□、□、△、△、□、□、△、△……。学生各自操作并充分展示交流后,追问:根据操作,你认为可以把几面彩旗看作一组?你一共列出了这样的几组?最后还剩几面旗?

      2.选择合适的时机,突出周期规律与相关除法算式的内在联系。

      用除法算式表示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教学中要抓住两点:一是要启发学生在画图、列举的过程中想到相关的除法算式;二是要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解释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如:例1中的盆花,可以在学生画图、列举后提问:可以把几盆花看作一组?一共摆了这样的几组?最后还剩几盆?根据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列出怎样的除法算式?在15÷2=7(组)……1(盆)中,“2”是怎样来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算式你能判断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吗?

      3.指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

      练习十第1题用列举的方法认识到:比自己大12岁的人,属相与自己相同;再启发学生思考:除了比你大12岁的人与你属相相同外,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可能比你大多少岁?与你属相相同,但比你小的人是否已经出生?你多少岁哪年出生的人与你属相相同?第2题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先用除法算出60个灯笼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个,再让学生各自算出每种颜色的灯笼各有多少个。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在日历表上圈一圈,并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再追问:4月份的30天中,把几天看作一组比较合适?把7天看作一组,30天一共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天?剩下的2天分别是星期几?这个月上课的天数可以怎样算?休息的天数呢?第4题先要让学生列除法算式判断“最后一人报几”,再启发学生利用计算结果进一步推算报“一”的学生总人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教案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