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五年级教案阅读:8472

    概要:4.怎样处理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教材第16页“你知道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①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不是惟一的。具体教学时,可以先演示“以盈补虚”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要使‘盈’和‘虚’相等,就先要找到三角形相应边的中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②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三角形底、高的关系。其次,教学25页的思考题,适当提示不同的转化方法。第三单元认识小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这部分内容分四段安排:第一段,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包括例1、例2、例3、例4和练习五;第二段,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包括例5、例6、例7和练习六;第三段, 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标签: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4.怎样处理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

      教材第16页“你知  道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①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不是惟一的。具体教学时,可以先演示“以盈补虚”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要使‘盈’和‘虚’相等,就先要找到三角形相应边的中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②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三角形底、高的关系。其次,教学25页的思考题,适当提示不同的转化方法。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包括例1、例2、例3、例4和练习五;

      第二段,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包括例5、例6、例7和练习六;

      第三段,      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包括例8、例9和练习七;

      第四段,      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要认真分析教材中认识小数意义的活动安排。

      小数意义的认识内容:第一,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第二,小数的读、写方法;第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第四,小数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第五,纯小数和带小数。这需要老师认真体会。例1和例2重点让学生认识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例1引导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例2引导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例3探索进率,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数位上的数,其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例4学生说出一个带小数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引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沟通小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突出小数与整数在计数方法上的一致性。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新知。教学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角、分作单位说出题中几种物品的价钱,再讨论“为什么5分可以写作0.05元,4角8分可以写作0.48元?”在讨论中明确“5分是1元的 ,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 ,可以写成0.48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几个百分之一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抓住机会引导类推,在类推中逐步完善认识。知道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三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四位小数表示几个万分之一……;讨论多少个0.01是0.1后,可以类推出其他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纯小数的含义和组成后,可以类推出带小数的含义和组成。第三,结合认识小数含义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如,结合例1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两位小数,结合例2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三位小数,结合例4的教学让学生读、写带小数。

      2.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例5: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自主收集信息,引起“比较”的心理需求,再提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第二步,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明橡皮和铅笔的单价是相等的。可以启发学生分别把0.3元和0.30元改成3角和30分,再进行比较;也可以启发学生画正方形图分别表示出0.3和0.30,再进行比较。第三步,引导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写出0.3和0.30,认识到: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个十分之一和0个百分之一,或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0个百分之一。从而更为抽象地把握其大小。第四步,组织观察、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形式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你能得出什么初步的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教案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