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整理与复习”分成五块编写。其中,数的世界:整理“数与代数”的有关内容,练习相差的计算,并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王国:整理“空间与图形” 的有关内容,练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天地:整理“统计与概率” 的有关内容,练习用复式统计图表描述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测量和简单实验,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整理和复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6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标签:小学五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整理与复习”分成五块编写。其中,数的世界:整理“数与代数”的有关内容,练习相差的计算,并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王国:整理“空间与图形” 的有关内容,练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统计天地:整理“统计与概率” 的有关内容,练习用复式统计图表描述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测量和简单实验,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价值。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整理和复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是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6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
第二段,是例3、例4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情况和不同方向的路程。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
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集中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建立较为合理数的认知结构。第二,随着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运算打好基础。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
这部分安排了四道例题。例1、例2以及习题,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形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自然,也便于学生理解。例3、例4涉及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例4后的“试一试”,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点填出相应的正、负数,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中,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扣分,有存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 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学生分类后,提出:0是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例3、例4后,要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n-更多教材分析]
练习一中的练习。从教学功能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如第2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负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一种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如第9题,让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属于理解知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握。
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但可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有所体会。例如例4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箭头的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1、2等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1、-2等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接近2,还是接近0?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接近-3,还是接近-1?等等。再如,练习一第10题,除了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正数和负数回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中间哪几站上车的人多,哪几站下车的人多?中间第1站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人?中间第二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几人?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