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补充作业中的错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写竖式时,三位数在上面,两位数在下面,计算起来比较方面。(二)变式练习:练习七第7题: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他改正过来。学生先自己检查计算题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改正过来。强调:在平时的计算中,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三)解决问题:1、 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是怎样计算的?通过计算,学生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练习七第9、10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四)拓展提高1、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现规律。2、121×11= 134×11= 158×11= 167&t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补充作业中的错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写竖式时,三位数在上面,两位数在下面,计算起来比较方面。
(二)变式练习:
练习七第7题: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他改正过来。
学生先自己检查计算题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改正过来。
强调:在平时的计算中,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三)解决问题:
1、 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计算,学生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
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七第9、10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四)拓展提高
1、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现规律。
2、121×11= 134×11= 158×11= 167×11=
一个因数是11的乘法,积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题5: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
教材以本单元第45页的主题图中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时,先教学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再教学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教学重点:
1、竖式的写法。 2、0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
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导入新课。
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
(二)学生探究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
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
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