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艺性,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宇宙的边疆》节选自卡尔·萨根的名著《宇宙》,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解说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对宇宙的见解和对未知世界探求的渴望。本文作为解说词,很好地体现了它的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但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本文采取了空间说明顺序: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这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
《宇宙的边疆》解说词解读,标签:语文相关,http://www.laixuea.com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艺性,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
《宇宙的边疆》节选自卡尔·萨根的名著《宇宙》,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解说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对宇宙的见解和对未知世界探求的渴望。
本文作为解说词,很好地体现了它的特点:
一是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但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
本文采取了空间说明顺序: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地球)。这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这样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二是有明确的主体和说明重点。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本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三是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义。如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象(情理扩展)。
四是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笔调。作者在文中运用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深刻抽象的科学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具体可感而又充满趣味。比如运用比喻:把整个宇宙比做“大海”,把地球的表面比做“宇宙汪洋之滨”,形象生动,也更能体现宇宙的无边无际,把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比做是向大海“涉足”。把星系比做是“贝壳”——动人的发现物,比做“珊瑚”——永恒的产物。再比如运用拟人:如“其中有些是孤独的徘徊者,大部分则群集在一起,挤做一团,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形象贴切,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想象到这些星系的存在状态。文章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是有文学色彩的,如“只要一想起宇宙……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用“晕眩战栗”来形容人们面对宇宙众多奥秘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另外就是作者用了一些经典的、哲理性的语言,更为文章增色不少。如“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
《宇宙的边疆》以其理性的思维,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的认识,给人以良好的视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