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即时练习,读出P21,做一做,读后提问,哪些零读,哪些零不读。二、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1)教学例2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读法,在计算器上拨出这几个数,观察计算器,看拨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写后互相交流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方法。(2)例3是改写,改写成为“亿”为单位数,应强调整亿数去掉后面8个零后要加上一个“亿”字。对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强调最好先分级,看亿位的数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不能忘写“亿”字。第九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P23-P25)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教学建议: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人教七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全部教学设计,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即时练习,读出P21,做一做,读后提问,哪些零读,哪些零不读。
二、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
(1)教学例2
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读法,在计算器上拨出这几个数,观察计算器,看拨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写后互相交流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方法。
(2)例3是改写,改写成为“亿”为单位数,应强调整亿数去掉后面8个零后要加上一个“亿”字。对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强调最好先分级,看亿位的数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不能忘写“亿”字。
第九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P23-P2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教学建议:
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可以结合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了解,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寸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丹心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可结合32页你知道吗?更加具体的介绍算筹)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解救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