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人教七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全部教学设计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617

    概要:教学难点:两个以上的数比较大小教学建议:教材是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并配以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具体环节如下:一、情境导入1、出示收集的万以内数的信息。问:你会比较大小吗?(复习万以内的大小比较)2、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把你收集的数和同学说一说。二、引入新课:你们知道这些数中那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三、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把收集的大数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数大。学生比后反馈如: 9023000>3467500 85000300>24960000 470050>107070 708000<5690000 30609008<3070800板书出示学生比的结果(板书时有意识的把数位相同的写在一块)后,问:你们是怎么比的?从而归纳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就大;当数位相同时,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左数第二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人教七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全部教学设计,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难点:两个以上的数比较大小

      教学建议:

      教材是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并配以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具体环节如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收集的万以内数的信息。问:你会比较大小吗?(复习万以内的大小比较)

      2、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把你收集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二、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那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把收集的大数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数大。

      学生比后反馈如: 9023000>3467500 85000300>24960000    470050>107070 708000<5690000     30609008<3070800

      板书出示学生比的结果(板书时有意识的把数位相同的写在一块)后,问:你们是怎么比的?从而归纳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就大;当数位相同时,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左数第二位,以此类推。

      2、出示例4图,呈现各省的面积数,由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每两个省份面积数进行比较,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学习

      P13 做一做

      第五课时:改写---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P14、例5 练习二 3、6、7)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

      3、体会较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关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一小滴血液中含红细胞个数、白细胞个数的同时,学会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出示多个大数,如例5的数据,也可以是教材中出现的例4,让学生通过读、写、想三步来学习:想一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感受到数字很多写那么多“0”的不方便,,读起来也不方便。通过读、写之后,再出示实例,进行比较,如: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和500万个,通过小组讨论,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特点:两种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再出示白细胞:10000个=( )万个,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在讨论时应当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后面是几个0?最后得出结论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

      第六课时 求近似数(P15 例6 练习二 4、5、8)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本课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教材运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地球、太阳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关系。并且结合具体数介绍“四舍五入”法。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条信息,如: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请大家看看,哪些是近似数。最后说明:393亿和120余万,这些数所在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这些是近似数,26台是准确数。再出示教材中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收集并交流图中提供的信息,描述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再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使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从而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显得方便。进而引出怎样将“非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而介绍“四舍五入”法和如何用“四舍五入”将非整万数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后,应该根据具体例子让学生讨论:取近似数为什么用“≈”,改写与取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