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606

    概要: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完成书上试一试;小组或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展示。小结规律。同桌互说。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1、谈话:知道吗?如果把刚才用来验证的圆片等换作一些漂亮的东西,那你们可就能美化生活了。出示图片,老师边介绍边带学生逐个欣赏黄色和黑色方块连起来的手链、红白相间的烛台、一一间隔排列的圆柏和棕树。2、你也能就在我们身边找到有这种现象的吗?3、提供图片,学生自己欣赏体会校外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谈话: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图)请生口答并说明想法。2、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 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解决吗?(1)5个8相加,要几个加号?(出示一根粉笔。)(2)把这根粉笔折成两段,要折几次?三段呢?(3)如果折五次,你觉得能折成几段?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决方法。(4)下面我们来个智力抢答,知道就说,不用举手。①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锯几次?②一根木料锯了6次,锯成几段?③一条河的一边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完成书上试一试;

      小组或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展示。

      小结规律。同桌互说。

      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1、谈话:知道吗?如果把刚才用来验证的圆片等换作一些漂亮的东西,那你们可就能美化生活了。

      出示图片,老师边介绍边带学生逐个欣赏黄色和黑色方块连起来的手链、红白相间的烛台、一一间隔排列的圆柏和棕树。

      2、你也能就在我们身边找到有这种现象的吗?

      3、提供图片,学生自己欣赏体会校外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谈话: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图)

      请生口答并说明想法。

      2、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 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1)5个8相加,要几个加号?

      (出示一根粉笔。)

      (2)把这根粉笔折成两段,要折几次?三段呢?

      (3)如果折五次,你觉得能折成几段?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决方法。

      (4)下面我们来个智力抢答,知道就说,不用举手。

      ①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锯几次?

      ②一根木料锯了6次,锯成几段?

      ③一条河的一边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要栽桃树多少棵?

      ④圆形池塘一周栽了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要栽桃树多少棵?

      a、是7棵还是8棵呢?请你想一种方法证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开始讨论。组织交流)

      b、为什么不少一个呢?

      c、像这样围成一圈的,和两端不一样的情况是相同的,两种物体的个数怎样?(一样多)

      五、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不少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听《找规律》一课有感

      邵老师的《找规律》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顺畅,一气呵成,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从课前游戏,情景创设到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延伸规律环环相扣,教学层次清晰但又不留痕迹。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睿智,教学目标明确。

      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接着让学生上黑板模仿老师的样子摆一摆,又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体会物体的摆放是有规律的,规律也是不同的,进而导入新课。探索规律:老师给予学生的时间是充裕的,在媒体出示小兔乐园图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发现手帕、夹子,小兔、蘑菇,树桩、篱笆之间规律,老师加以适当引导,总结规律。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验证、寻找、运用规律:练习的设计老师从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事物去发掘,手链、烛台上的蜡烛、花坛中的树木、加法算式中加号和数字,粉笔等等,看似信手拈来,而学生却倍感亲切,兴趣倍增。从中也不难发现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心与独到。

      找规律一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教与学,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知不觉就匆匆过去了。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不断反思,感受颇多。

      1、重点突出学生的探索经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出发,引出概念、初探规律,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数一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主动探索规律。在“试一试”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自由摆小棒和圆片,结果花样百出,但发现的规律是必然的,由此也验证了规律的普遍性。在验证“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排出两端不同,两种物体个数关系规律”时,让学生体会可以添上一个或拿掉一个都能变成小兔乐园的规律,这样两端物体不同个数相同。总之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了困惑,享受了成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感悟了数学的价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