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165

    概要:1.出示:口 口口÷1=口 一个数除以一还的原数口 口教学步骤:口头填空→引导观察→寻找规律[评析: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寻找规律,得出结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2.出示:口 口0÷ 口=口 0除以一个非0数还的0口 口教学步骤同上。若5÷0 0÷0有意义得 出0×?=5 0×?=0则 引导讨论发现:5÷0不可能得到商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最后得出:0不能作除数[评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紧抓"除法的意义"这一关键,提出假设,进行推理,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有益尝试。]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七第1题。2.做练习七第2题。[评析:练习是为了内化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是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调控,让学生切实把握除法的意义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本课时的教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1.出示:

      口 口

      口÷1=口 一个数除以一还的原数

      口 口

      教学步骤:口头填空→引导观察→寻找规律

      [评析: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寻找规律,得出结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2.出示:

      口 口

      0÷ 口=口 0除以一个非0数还的0

      口 口

      教学步骤同上。

      若5÷0 0÷0有意义

      得 出

      0×?=5 0×?=0则 引导讨论发现:

      5÷0不可能得到商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最后得出:0不能作除数

      [评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紧抓"除法的意义"这一关键,提出假设,进行推理,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有益尝试。]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七第1题。

      2.做练习七第2题。

      [评析:练习是为了内化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是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调控,让学生切实把握除法的意义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本课时的教学要求。]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评析:用学生交流自己学习体验的形式来优化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游戏、梳理

      用△、○、□代表三个数,让学生按要求摆算式。

      1.如果已知两个因数分别是△和○,求出的积是□。你能摆出这道算式吗?

      把它改摆成两道除法算式。

      2.如果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出的另一个因数□。这道算式怎么摆?

      你能把它改摆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吗?

      [评析: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练习,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末设计了游戏的形式,对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梳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及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把本节课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总评:学习是学生的"再创造"活动,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观意义上的"创造",正如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重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在教学中,吴老师引导学生做到:观察有目的、比较有标准、归纳会举例、概括会分层。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重视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发展。教师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整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及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为主动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使学生学得愉快、活泼,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

    上一页  [1] [2]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