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165

    概要: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自73页至74页"除法的意义"。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9逆运算,认识1、0在除法中的特性。2.通过引导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除法的意义。2.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着重研究除法的意义,弄清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认识l和0在除法中的特性。板书课题:乘法的意义。[评析:开门见山,点明学习任务,明确思维方向,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探究新知。]二、新课教学(一)教学除法的意义1.先出示第73页第(l)题。提问:"怎样解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追问:"在这道乘法算式中,40、4和160分别是什么数?"2.再同时出示第73页第(2)、(3)题。问:"这两道题怎样解答?为什么都用除法计算?"3.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比一比:"第(2)、(3

    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自73页至74页"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9逆运算,认识1、0在除法中的特性。

      2.通过引导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概括,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除法的意义。

      2.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着重研究除法的意义,弄清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认识l和0在除法中的特性。板书课题:

      乘法的意义。

      [评析:开门见山,点明学习任务,明确思维方向,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探究新知。]

      二、新课教学

      (一)教学除法的意义

      1.先出示第73页第(l)题。

      提问:"怎样解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追问:"在这道乘法算式中,40、4和160分别是什么数?"

      2.再同时出示第73页第(2)、(3)题。问:"这两道题怎样解答?为什么都用除法计算?"

      3.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比一比:"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第(1)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议一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又分别是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想一想:"根据刚才的分析,想一想第(2)、(3)题有什么共同点?"

      理一理:"除法就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什么样的运算叫做除法?"

      出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用一用:要求学生应用除法的意义说明第73页第(2)、(3)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评析:教师从三道题引入,让学生独立解答,弄清算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2)、(3)题与第(1)题的异同处,发现乘除法算式中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理一理"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发现,最终抽象概括出除法的意义。这样,概念形成过程十分清晰,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把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再通过"用一用",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进一步深化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教学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含义。

      1.读一读:让学生阅读课本第73-74页有关内容,理解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含义。

      2.说一说:"在除法中,什么叫做被除数?什么叫做除数?什么叫做商?"

      [评析:通过"读一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通过"说一说",创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忆一忆:减法和加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除法和乘法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3.说一说:为什么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强调:乘法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正好与它相反,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学生根据减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类推出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做一做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1)504÷14= (2)504÷36=

      [评析:教师通过指导审题→指名口答→阐明道理,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了新知。]

      (五)教学1、0在除法中的特性。

    [1] [2]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