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时间:10-14 10:21:5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二年级教案阅读:8732

    概要: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7~8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开放的情境中合理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相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解决方法1. 课件演示小猴摘桃的情境。毛毛猴说:“我们一共摘了42个桃。”提问: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食物?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案:(1) 每天吃的个数同样多。(2) 每天吃的个数不同,如: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谈话:(课件演示长尾猴说:“每天吃9个,吃了3天。”)这两只小猴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想小猴会如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食物,从而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这两只小猴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整理已知的信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标签:小学二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7~8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开放的情境中合理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确定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步列式解答相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解决方法

      1. 课件演示小猴摘桃的情境。

      毛毛猴说:“我们一共摘了42个桃。”

      提问: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食物?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案:(1) 每天吃的个数同样多。(2) 每天吃的个数不同,如: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

      谈话:(课件演示长尾猴说:“每天吃9个,吃了3天。”)这两只小猴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想小猴会如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食物,从而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这两只小猴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整理已知的信息,熟悉问题情境。]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估计学生会提出:吃了多少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桃?你能独立解决吗?

      [设计意图:变静态展示问题为动态生成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探究解决方法。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想法:(1) 从条件想起。根据每天吃9个桃,吃了3天可以求出长尾猴吃了多少个桃,再用一共摘了42个桃减去吃的桃,得到还剩多少个桃。(2)从问题想起。要求还剩多少个桃,需要知道摘了多少个桃和吃了多少个桃,已知摘了多少个桃,所以要先求出吃了多少个桃。

      如果学生不能想到从问题想起,则进行如下引导:要求还剩多少个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吃了多少个桃,怎么办?

      [设计意图:预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设计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可以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对自如。让学生在尝试、交流、反思的过程中,明确不论是从问题想起,还是从条件想起,都要确定第一步求什么,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自己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板书:

      (1) 吃了多少个桃?9 × 3 = 27(个)

      (2) 还剩多少个桃?42 - 27 = 15(个)

      提问:9 × 3求得的是什么?42 - 27为什么会得到剩下的呢?

      [设计意图: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讨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明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 引导反思,形成思路。

      提问:为什么要先算已经吃了多少个桃?

      4. 迁移解题思路。

      出示“试一试”。

      毛毛猴说:“我一共摘了42个桃。”长尾猴说:“第一天吃(9)个,第二天吃(12)个(用学生课始时提出的数据)。”大卡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并及时发现下面两种解法,指名板演:

      (1) 9+12=21(个);42-21=21(个)。

      (2) 42-9=33(个);33-12=21(个)。

      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表述第一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并提问:这样解答与例题的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要先求已经吃了多少个)

      交流第二种方法。提问:这种解法先求什么?与第一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1] [2]  下一页


    Tag:小学二年级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