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濮阳人①吕不韦②贾③于邯郸④,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⑤。故往说之曰:“子傒⑥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⑦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⑧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⑨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⑩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
《战国策•卷七秦五|吕不韦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濮阳人①吕不韦②贾③于邯郸④,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⑤。故往说之曰:“子傒⑥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⑦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⑧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⑨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
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⑩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之。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选自《战国策•卷七秦五》
【注释】①濮阳: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部。②吕不韦:阳翟大商人。③贾:囤积取利的商人。④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⑤聊城:赵地,在今山东聊城。⑥子傒:秦太子。异人的异母兄弟。⑦秦王后:指孝文王之后华阳夫人。⑧太子:子傒。⑨春秋:指年纪。⑩士仓:秦臣。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倍约倍:违背
B.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 是:这样
C.赵厚送遣之遣:遣送
D.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存:问候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今子无母于中 王后欲取而子之
B.君之罪至死 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C.引领西望 皆西面而望
D.君危于累卵 外托于不可知之国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智谋的一组是()
①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
②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
③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④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
⑤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
⑥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人”虽然是秦国的公子,但他的母亲早就失宠了。于是作为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一部分,他被派到赵国充当人质。而秦王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偏偏没有儿子,秦王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继承人。吕不韦用政治家的独特眼光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机遇。
B.华阳夫人及其弟弟也有政治家的谋略,他们从国家前途出发,为异人积极奔走呼号,使秦国开始向赵国要人,并迅速作出了完全符合吕不韦愿望的决定,他们为秦国选择了一位优秀的王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