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代散文阅读:8776

    概要:【注释】〔1〕“颍阴”,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2〕“颍阴侯婴”,灌婴,睢阳(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高祖功臣,封为颍阴侯。吕后死,与周勃、陈平等共诛诸吕,立文帝,拜为太尉,后为丞相,卒于任上。事迹详《史记》、《汉书》本传。“舍人”,达官贵人的左右亲信及侍从。〔3〕“蒙”,冒。〔4〕“灌何”,灌婴之子,文帝五年(公元前一七五年)袭封为侯。〔5〕“属”,隶属。“太尉”,即周亚夫。〔6〕“请”,向太尉请求。“校尉”,武官名,在将军部下分掌兵马。〔7〕“千人”,当时灌夫的身份是统领一千人的军官。〔8〕“颍阴侯强请之”,这是说灌孟任校尉是经颍阴侯竭力请求才得允许的。〔9〕“故战常陷坚”,灌孟为了表示自己不老,能够胜任军职,作战时经常冲入敌军主力中去打。“陷”,攻入,冲入。〔10〕“丧”,指灵柩。〔11〕“若”,或。〔12〕“被”,通“披”。〔13〕“壁”,军营。〔14〕“从奴”,随从灌夫的家奴。〔15〕“麾”,大将的旗帜。〔16〕“少”,稍稍。“瘳”,病愈。音chōu。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1〕数月,

    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标签:古代散文知识,http://www.laixuea.com
      【注释】〔1〕“颍阴”,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2〕“颍阴侯婴”,灌婴,睢阳(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人,高祖功臣,封为颍阴侯。吕后死,与周勃、陈平等共诛诸吕,立文帝,拜为太尉,后为丞相,卒于任上。事迹详《史记》、《汉书》本传。“舍人”,达官贵人的左右亲信及侍从。〔3〕“蒙”,冒。〔4〕“灌何”,灌婴之子,文帝五年(公元前一七五年)袭封为侯。〔5〕“属”,隶属。“太尉”,即周亚夫。〔6〕“请”,向太尉请求。“校尉”,武官名,在将军部下分掌兵马。〔7〕“千人”,当时灌夫的身份是统领一千人的军官。〔8〕“颍阴侯强请之”,这是说灌孟任校尉是经颍阴侯竭力请求才得允许的。〔9〕“故战常陷坚”,灌孟为了表示自己不老,能够胜任军职,作战时经常冲入敌军主力中去打。“陷”,攻入,冲入。〔10〕“丧”,指灵柩。〔11〕“若”,或。〔12〕“被”,通“披”。〔13〕“壁”,军营。〔14〕“从奴”,随从灌夫的家奴。〔15〕“麾”,大将的旗帜。〔16〕“少”,稍稍。“瘳”,病愈。音chōu。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1〕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2〕孝景崩,今上初即位,〔3〕以为淮阳天下交,〔4〕劲兵处,〔5〕故徒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6〕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7〕轻重不得,〔8〕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9〕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注释】〔1〕“中郎将”,属郎中令,为皇帝的侍从武官。〔2〕“代相”,景帝四年(公元前一七六年)将太原王刘参更号为代王,实居太原(故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景帝后二年(公元前一六二年)刘参去世,刘登袭封。灌夫任代相,应在此二代王时。〔3〕“今上”,指武帝。“初即位”,指景帝后三年正月至启用建元年号之间的一段时间。〔4〕“淮阳”,郡国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汉初有时是诸侯王的封国,有时置郡。此时是郡,故行政长官称“太守”。〔5〕“劲兵处”,强大的军队驻扎的地方。〔6〕“太仆”,官名,职掌皇帝的车马事务,九卿之一。〔7〕“长乐”,宫殿名。长乐宫为太后所居。“卫尉”,武官名,掌宫廷侍卫,九卿之一。〔8〕“轻重不得”,饮酒的礼数没有能摆平,意即饮酒时没有依照平等的礼数互相对待。〔9〕“燕相”,燕王之相,时燕王为刘定国。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1〕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2〕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尤益敬,与钧。〔3〕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4〕【注释】〔1〕“使酒”,借酒使性。〔2〕“右”,当时礼俗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3〕“钧”,同“均”。“与钧”,与他们平等。〔4〕“多”,推重,称扬。
      夫不喜文学,〔1〕好任侠,〔2〕已然诺。〔3〕诸所与交通,〔4〕无非豪桀大猾。〔5〕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6〕宗族宾客为权利,〔7〕横于颍川。〔8〕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9〕【注释】〔1〕“文学”,指文章辞赋和经术。〔2〕“任侠”,干打抱不平的事。〔3〕“已”,动词,有完成、兑现的意思。“然诺”,诺言。〔4〕“交通”,交往。〔5〕“桀”,通“杰”。“猾”,狡诈。〔6〕“陂”,池塘的堤坝。“陂池”,即池塘。〔7〕“为”,音wèi。〔8〕“颍川”,郡名,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东南部一带。〔9〕“族”,灭族。这首歌谣,“清”、“宁”押韵(上古音耕部),“浊”、“族”押韵(上古音屋部)。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1〕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2〕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3〕其游如父子然。〔4〕相得欢甚,〔5〕无厌,恨相知晚也。
      【注释】〔1〕“卿相侍中宾客”,指地位高贵的宾客。“侍中”,汉代为加官,在原有官职上加“侍中”即可出入宫禁,自列侯、将军至郎中皆可有此加官。〔2〕“倚”,依靠。“引绳”,木匠使木料合于绳墨。“批根”,将根杈等不端正的部份削除。“引绳批根”是“纠正”之意。〔3〕“相为引重”,互相援引,互相借重。〔4〕“游”,交往。〔5〕“相得”,指情投意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