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胡平生注译魏其侯窦婴者,〔1〕孝文后从兄子也。〔2〕父世观津人。〔3〕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4〕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5〕【注释】〔1〕“魏其”,汉县名,故地在今山东省临沂县东南。〔2〕“从兄”,堂兄。〔3〕“观津”,汉县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4〕“吴相”,诸侯国吴的丞相。吴是汉高祖的哥哥刘喜之子刘濞的封国。〔5〕“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长官。梁孝王者,〔1〕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2〕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3〕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4〕“千秋之后传梁王。”〔5〕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6〕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7〕不得入朝请。〔8〕【注释】〔1〕“梁孝王”,名武,文帝次子。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封为代王,三年徙为淮阳王,十年徙为梁王,在位三十五年,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一四四年)卒,“孝”是谥号。事详本书《梁孝王世家》。〔2〕“窦太
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标签:古代散文知识,http://www.laixuea.com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胡平生注译魏其侯窦婴者,〔1〕孝文后从兄子也。〔2〕父世观津人。〔3〕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4〕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5〕【注释】〔1〕“魏其”,汉县名,故地在今山东省临沂县东南。〔2〕“从兄”,堂兄。〔3〕“观津”,汉县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4〕“吴相”,诸侯国吴的丞相。吴是汉高祖的哥哥刘喜之子刘濞的封国。〔5〕“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长官。
梁孝王者,〔1〕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2〕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3〕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4〕“千秋之后传梁王。”〔5〕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6〕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7〕不得入朝请。〔8〕【注释】〔1〕“梁孝王”,名武,文帝次子。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封为代王,三年徙为淮阳王,十年徙为梁王,在位三十五年,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一四四年)卒,“孝”是谥号。事详本书《梁孝王世家》。〔2〕“窦太后”,即窦姬,初为吕后宫女,吕后赐予代王,受到宠幸,生一女两男。代王立为帝,即汉文帝,窦姬立为皇后,长子即景帝,次子即梁王。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五年)去世。事迹详本书《外戚列传》。〔3〕“因昆弟燕饮”,以兄弟的身份而举行的不讲究正规礼仪的宴会,景帝与梁王虽是兄弟,但依君臣之礼,仍等级分明;“因兄弟燕饮”,则为叙兄弟之情而设宴,可以比较随便。“燕”,通“宴”。〔4〕“从容”,舒缓,不慌不忙。〔5〕“千秋”,“死”的委婉说法。《梁孝王世家》记此语为:“千秋万岁后传于王”。〔6〕“卮”,饮酒的器具,形与今之带柄圆口柱状茶杯相近。音zhī。窦婴此举是为景帝失言,有进酒示罚之意。〔7〕“门籍”’,出入宫门的名籍。为二尺之牒,上记姓名、年龄、形貌等,悬于宫门旁,进入宫门时须经门卫核对后方能放行。〔8〕“朝请”,诸侯朝见天子,春季叫“朝”,秋季叫“请”。此处泛指一般的朝见。
孝景三年,〔1〕吴楚反,〔2〕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3〕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4〕乃拜婴为大将军,〔5〕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6〕所赐金,陈之廊庑下,〔7〕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8〕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9〕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10〕诸列侯莫敢与亢礼。〔11〕【注释】〔1〕“孝景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2〕“吴楚反”,指吴王濞、楚王戊、胶西王卬、胶东王雄渠、菑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联合反叛。七国之中,吴为主谋,楚军与吴会合,共同西进,史称“吴楚七国之乱”。〔3〕“宗室”,皇帝同姓的亲戚。“诸窦”,泛指皇帝的姻亲外戚。“毋”,通“无”。〔4〕“王孙”,窦婴的字。“让”,推辞。〔5〕“大将军”,武官名,地位次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率军征伐四方。汉代不常设,又有“前、后、左、右”等不同的称号。〔6〕“袁盎”,楚人,字丝,曾为吴相,以直谏敢言闻名。由窦婴推荐给景帝后,拜为太常,设计斩杀晁错,出使吴国,无功而返。因反对景帝传位梁王,被梁王刺客刺杀。事详《史记》、《汉书》本传。“栾布”,梁人,曾为梁王彭越之大夫。文帝时为燕相。参加平定吴楚之乱,因军功封为俞侯。事详《史记》、《汉书》本传。〔7〕“廊庑”,堂下两廊及门屋。〔8〕“财取用之”,裁量自己的情形而取去用。“财”,通“裁”。〔9〕“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当时汉军三十六将军以主力击吴、楚,由太尉周亚夫统率;郦寄率军击赵,栾布率军击齐,由窦婴在荥阳统制。“荥阳”,县名,属河南郡,故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10〕“条侯”,即周亚夫,绛侯周勃之子,文帝时改封于条。“条”,在今河北省景县境。《汉书·地理志》作“脩市”,属渤海郡,“脩”仍读为“条”。周亚夫,文帝时任中尉,景帝三年为太尉,平吴楚反叛,迁为丞相,因病免。后获罪死于狱中。事迹详本书《周勃世家》、《汉书·周勃传》。〔11〕“列侯”,汉制,刘氏子孙封侯叫“诸侯”,异姓功臣封侯叫“列侯”(初称“彻侯”,因避武帝名讳而改为“列侯”),是二十等爵中最高一级的爵位。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