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代散文阅读:8776

    概要:孝景四年,立栗太子,〔1〕使魏其侯为太子傅。〔2〕孝景七年,栗太子废,〔3〕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4〕诸宾客辩士说之,〔5〕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6〕屏闲处而不朝。〔7〕相提而论,〔8〕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9〕则妻子毋类矣。”〔10〕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注释】〔1〕“栗太子”,景帝长子,名荣,栗姬所生,因后被废去,故从母姓,称“栗太子”。事迹见本书《五宗世家》、《汉书·景十二王传》。〔2〕“太子傅”,掌辅佐、教导太子事务,有太傅、少傅之别。〔3〕“栗太子废”,刘荣因其母失宠而被废为临江王。四年后因获罪而自杀。〔4〕“屏”,退隐。音bǐng。“蓝田”,故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5〕“说”,劝说。音shuì。〔6〕“赵女”,赵地多美女,故以“赵女”为美女之代称。〔7〕“闲处”,犹闲居,避人而居。〔8〕“相提而论”,相互对比着看。“提”,举出

    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标签:古代散文知识,http://www.laixuea.com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1〕使魏其侯为太子傅。〔2〕孝景七年,栗太子废,〔3〕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4〕诸宾客辩士说之,〔5〕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6〕屏闲处而不朝。〔7〕相提而论,〔8〕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9〕则妻子毋类矣。”〔10〕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注释】〔1〕“栗太子”,景帝长子,名荣,栗姬所生,因后被废去,故从母姓,称“栗太子”。事迹见本书《五宗世家》、《汉书·景十二王传》。〔2〕“太子傅”,掌辅佐、教导太子事务,有太傅、少傅之别。〔3〕“栗太子废”,刘荣因其母失宠而被废为临江王。四年后因获罪而自杀。〔4〕“屏”,退隐。音bǐng。“蓝田”,故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5〕“说”,劝说。音shuì。〔6〕“赵女”,赵地多美女,故以“赵女”为美女之代称。〔7〕“闲处”,犹闲居,避人而居。〔8〕“相提而论”,相互对比着看。“提”,举出。〔9〕“有”,连词,读如“又”。“两宫”,指太后(居东宫,即长乐宫)和景帝(居西宫,即未央宫)。“螫”,蜇。音shì。此用毒虫怒而蜇人喻两宫动怒而加害于窦婴。〔10〕“妻子”,妻与子,指一家老小。“毋”,通“无”。“类”,种。
      桃侯免相,〔1〕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2〕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3〕多易。〔4〕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5〕【注释】〔1〕“桃侯”,刘舍,本项籍亲属,其父襄,佐助高祖有功,赐姓,封为桃侯。孝文帝十年(公元前一七○年),刘舍袭父爵。景帝中三年至后元年(公元前一四七年至前一四三年)为丞相。以地震、日蚀免官。“桃”,故地在今河北省衡水西北。〔2〕“爱”,吝惜。〔3〕“沾沾”,轻薄的样子。〔4〕“多易”,多轻率之举。〔5〕“建陵侯卫绾”,卫绾,代人,以平定吴楚之乱有功,景帝前六年(公元前一五一年)封为建陵侯。景帝后元年(公元前一四三年),以御史大夫出任丞相。事迹见本书《万石张叔列传》、《汉书》本传。“建陵”,故地在今江苏省沭阳县西北。
      武安侯田蚡者,〔1〕孝景后同母弟也,〔2〕生长陵。〔3〕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4〕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5〕及孝景晚节,〔6〕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7〕蚡辩有口,学《槃盂》诸书,〔8〕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9〕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10〕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11〕【注释】〔1〕“武安”,故地在今河北省武安县。“蚡”,音fēn。〔2〕“孝景后”,即王娡,下文又称王太后。父王仲,母臧儿,有一男(信)两女(娡及儿姁)。王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生蚡、胜。事迹详本书《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3〕“长陵”,汉因高祖陵墓所在,置长陵县,故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县东北。〔4〕“诸郎”,指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改为“光禄勋”)所属各郎官,如“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宫中值勤守卫与外出车骑侍从。〔5〕“子姓”,即子孙。王引之说:“古谓子孙曰姓,或曰子姓。”〔6〕“晚节”,晚年。〔7〕“太中大夫”,郎中令属官,掌论议。〔8〕“槃盂”,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相传为黄帝史官孔甲所作,二十六篇。应劭说是书于盘盂等器物上的铭文,应是今所谓的金文等古文字资料。〔9〕“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景帝后三年(公元前一四一年)正月甲子,景帝去世,同日武帝即位,年方十六岁,故由其母王太后临朝称制。“称制”,天子之命曰“制”,令曰“诏”;由皇太后代行天子事,发号施令,谓之“称制”。〔10〕“孝景后三年”,景帝于正月去世,武帝于三月封田蚡、田胜,当时尚未使用武帝年号。〔11〕“周阳”,故地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