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3.分析文章思路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1400年以前中国的技术超过了西方,在历史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科技交流的方向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从亚洲传到欧洲。www.laixuea.com 第二个阶段,1400年到1600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教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二,http://www.laixuea.com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1400年以前中国的技术超过了西方,在历史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科技交流的方向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从亚洲传到欧洲。www.laixuea.com
第二个阶段,1400年到1600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向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动了一场大的冲击,人类的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学、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而这时的中国,却在封建的大一统和墨守成规中裹足不前。对这一论点,作者同样以事实为证。一个是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二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事例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在西方后面了。
第三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这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被迫接受西方科技的时期。作者认为,有两点因素迫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逐步打开对外的大门。一是英国枪炮的武力胁迫。二是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几个惨痛事件,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中国人转变了对外的策略。而在所有的变革中,作者认为有三件大事意义最为重大: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尤其第三条,更是西方近代科技得以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的最关键因素。这些留学生和由他们训练出来的学生是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的主力军。
第四个阶段,1950年至今,是近代科技在中国本土化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并已经加入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竞争。文章以四个方面的惊人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首先,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已经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法国。另外三个方面是卫星上天、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对此,作者一笔带过,没有详写,但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紧接着的一段是对前面四个阶段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总结。在分述之后进行概括,是科技类文章一个常见的特点。
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对2l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展望。对此,作者充满信心。因为在他看来,尽管21世纪中国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科技的发展只要有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就可以了。20世纪只具备了前三者,科技就取得了这样可喜的成绩,而到了21世纪将四者皆备,因此,他对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作为一篇科技类演讲辞,本文的思路特别清晰,逻辑严密。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科技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然后再详细分析这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了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Tag: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二,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