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 单元评价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885

    概要:评价目标: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二步式体的计算;能否根据计算,探索和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否借助具体事物描述一亿的大小。2、学生能否在几土的计算过程中,积极探索操作方法并与同学交流;能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操作和思考的过程;在探索规律时能不能积极思考,能不能使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通过操作计算器的操作方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测试内容(配套大试卷)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一步计算的四则运算和二步计算的混合式题)二、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三、解决问题(根据需要选择用计算器计算)四、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按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填数。五、填算式并计算。单元练习基本情况分析:两个班级除袁铮豪以及有一个学生没有计算器以外,其余同学都及格,但是两个班级的满分不多。成绩:1、本章的重点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掌握很好。2、能根据一定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足:1、看题不够仔细,做题马虎。主要体现在混合运算不看清楚整道题目,下笔较快,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 单元评价,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评价目标:

      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二步式体的计算;能否根据计算,探索和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否借助具体事物描述一亿的大小。

      2、学生能否在几土的计算过程中,积极探索操作方法并与同学交流;能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操作和思考的过程;在探索规律时能不能积极思考,能不能使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通过操作计算器的操作方法探索规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测试内容(配套大试卷)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一步计算的四则运算和二步计算的混合式题)

      二、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

      三、解决问题(根据需要选择用计算器计算)

      四、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按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填数。

      五、填算式并计算。

      单元练习基本情况分析:

      两个班级除袁铮豪以及有一个学生没有计算器以外,其余同学都及格,但是两个班级的满分不多。

      成绩:1、本章的重点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掌握很好。

      2、能根据一定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足:1、看题不够仔细,做题马虎。主要体现在混合运算不看清楚整道题目,下笔较快,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

      2、一些数目较大、较多就不够细心、耐心。

      原因:1、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做题略显浮躁。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2、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题目分析:

      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第2题:求36名学生的平均成绩,由于数目较多,用计算器求36人的总和许多学生都是错的。因此出现的平均分千奇百怪。

      2、75+76+77+78+……+97+98的和是(       )。

      (1)可以使用计算器,细心地进行计算。

      (2)用简便算法,可以先看一共有几个数相加,98-75+1=24个,分成12组,每组的和位75+98=173,然后173×12=2076。这样比纯粹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要简便,而且节约时间。

      3、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你们班上的同学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你们全校的同学6年一共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用连乘进行计算后,还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基本情况分析:两个班级全部及格。

      成绩:1、学生都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掌握很好。

      2、能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不足:看题不够仔细,做题马虎。混合运算不看清楚整道题目,下笔较快。

      题目分析:

      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第2题:求36名学生的平均成绩,由于数目较多,用计算器求36人的总和许多学生都是错的。

      2、75+76+77+78+……+97+98的和是(       )。

      (1)可以使用计算器,细心地进行计算。

      (2)用简便算法,可以先看一共有几个数相加,98-75+1=24个,分成12组,每组的和位75+98=173,然后173×12=2076。这样比纯粹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要简便,而且节约时间。

      基本情况分析:全班50人学生全部合格。

      成绩:

      1、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运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尤其是一步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生基本都能掌握。

      2、先计算再找规律,根据规律写出几个相关联的算式的答案,学生也做的比较好。

      不足:

      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由于学生所运用的计算器存在着差异,有些计算器可以识别运算顺序,有些则只能分步计算。学生在这里比较混淆,使用不当的运算顺序造成的错误较多。

      2、在找规律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找到相应的规律进行填空。

      3、在连续加上多个数时,或加减混合出现多个步骤时,学生显然是出现了失去耐心,计算出现的错误率较大。

      措施:

      1、由于计算器在数学教学中没有被列为重点内容,课堂上训练的时间还及其有限。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可以运用一些时间进行训练以求达到熟练程度。

      2、进一步让学生熟悉不同种类计算器的功能,准确使用,熟练操作。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