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时间:11-24 14:02:56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阅读:8747

    概要:【教学目标】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课时安排】1课时一、入课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点拨)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路是他的学生。二、有关背景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http://www.laixuea.com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再有、季路违背了他的原则,因此他给予厉言批评。这就说明孔子坚持(板书)自己政治主张的决心。www.laixuea.com
      3、学习第3段
      ①一生读孔子指责两名弟子的话,予以评价。
      引:冉有的话前后矛盾,遮遮掩掩,最后道出他内心主张,原来,他是支持这场战争的。孔子听后,态度有何变化?结尾一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从“君子疾夫舍日……”“……不能来”“……不能守”句子中看出,孔子很气愤,狠狠地训斥(板书)。本段结尾一句揭穿了季氏发动这场战争的本质,是谋乱,妄图夺鲁君的权。
      引:想一想孔子当时是怎样的神态?
      〔一生上讲台表演孔子气愤的神情〕
      ②生齐读本节表明孔子政治主张的一段话。

    [1] [2]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高中语文必修四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必修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