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必修一全真综合卷·第二单元

    时间:11-24 13:18:12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语文试卷阅读:8577

    概要:(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①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②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清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清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③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17.与“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2分)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B.虽董之以严刑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鲍叔不以我为愚18.“斯之不远”中“斯”指代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草木蔓发B.轻鲦出水,白鸥矫翼C.露湿青皋,麦陇朝雊D.以上全部是春天的景物19.工维诗画双绝,其画作常不拘于时令变化,将四时

    必修一全真综合卷·第二单元,标签:免费语文试卷,http://www.laixuea.com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①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②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清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清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③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17.与“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2分)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B.虽董之以严刑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鲍叔不以我为愚
      18.“斯之不远”中“斯”指代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草木蔓发B.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C.露湿青皋,麦陇朝雊D.以上全部是春天的景物
      19.工维诗画双绝,其画作常不拘于时令变化,将四时不同的景物描绘于同一画面。你如何从本文中品味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2分)
      20.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l)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2)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
      (3)然是中有深趣矣!
      【创新拓展】(20道题)
      阅读苏轼《后赤壁赋》,完成1-6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www.laixuea.com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面句中加点的“顾”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B.顾安所得酒乎?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C.掠予舟而西也D.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用“山高”与“月小”相互映衬,突现了赤壁景物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水落石出”合在一起看,既是季节性的,又是地域性的。
      B.用极为精练的语言,写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景物,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C.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山高月小”写出了静态美,“水落石出”又给人以动态感受。
      D.采用对比手法,鲜明地表现了因“山高”而“月小”、因“水落”而“石出”的赤壁冬夜之景。
      4.下面对文章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语文试卷免费语文试卷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