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课堂实录阅读:8413

    概要: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生:《庄子》。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闉(yīn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生:虚构的。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你举手向我示意。(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约3分钟)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好,而且还懂政治。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还记得它选自哪一部书?
      生:《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
      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闉(yīn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
      (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
      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你举手向我示意。(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约3分钟)
      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好,而且还懂政治。
      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
      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世外高人”。
      师:很好,橐驼的为人确实是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天下奇绝。请一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
      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无论是把树作为观赏的豪富人还是卖果子为生的人都争着雇佣他,可见他的技术很全面。
      生:“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也是他奇特之处。
      生:“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
      生:“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别人怎么都模仿不如他,这是他的独门本领。
      师:看来,郭橐驼种树有“四绝”:一绝——技术全面;二绝——树挪能活;三绝——树品质优;四绝——独门本领。
      郭橐驼不仅树种得如此之好,而且还懂得为政之道,他是如何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的?
      生:他先将自己植树和他植者植树进行对比,然后再将将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两者加以比较的。
      师:请同学们将找一找写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的句子,并用笔划出来。请全体女同学读一读他植者植树的表现,请全体男同学读一读官吏为政的表现。
      谁来说说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
      生:他植者植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的表现有:“旦暮来而呼”,“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并且还“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师:如此植树和治民,结果如何?
      生:他植者的结果是勤虑害树,官吏治民的结果是繁政扰民。他们的共同点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勤劳反而坏事。
      师:文章最后,问者说:“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你认为养树术和养人术分别是什么?
      生:养树术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术应该是“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师:如果我把故事中的两句话:“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抽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从种树到为政之道作者用了类比的方法,两者表现相似结果才相似。如果抽掉了这两句就不能推出勤虑害树这个结果,那么接就不能推出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繁政扰民”这个理了。文章主旨的出现就会显得很突兀。

    [1] [2] [3]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