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1.桂花雨·教案

    时间:11-23 01:21:06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8566

    概要: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书交流。(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1.桂花雨·教案,标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laixuea.com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www.laixuea.com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1] [2]  下一页


    Tag: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学习 - 小学语文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