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赶海说课稿

    时间:10-14 10:20:02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说课评课阅读:8479

    概要: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在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情境。2、引导学生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干什么?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这就是——赶海。4、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并引读。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我借助背景图画和乐曲等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效果,纠正错音。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浏览课文,弄清作者写了赶海时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虾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趣事再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用惊喜、好奇等恰当的语气读好练习4中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整体感悟是深入体会的基础。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结果。所以,我

    赶海说课稿,标签:说课评课范文,http://www.laixuea.com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在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情境。

    2、引导学生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干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这就是——赶海。

    4、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并引读。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我借助背景图画和乐曲等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纠正错音。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浏览课文,弄清作者写了赶海时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虾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趣事再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用惊喜、好奇等恰当的语气读好练习4中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整体感悟是深入体会的基础。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结果。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初次自读、再次自读的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本文的内容比较浅近,同时“赶海”对本地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学中,我通过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等途径,引导学生感悟赶海的乐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回忆。

    2、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每当……便……”句式,体会赶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媒体展现大海退潮时的画面,让海水涌动、浪花跳跃的情景和哗哗的海浪声打动和感染学生。

    2、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海人相互依恋、嬉戏的情趣。从“闹着”、“兴奋极了”体会“我”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字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语句,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活动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说课评课说课评课范文语文学习 - 小学语文 - 说课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