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估计得怎么样?谁最厉害呀?谁准备的“秘密武器”最厉害呀?下面就请每组拿出一个你们觉得最厉害“秘密武器”,让其他小组的同学来估一估(小组内可以进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拿出统一答案)。比一比,哪个小组估计得最接近。5.交流活动感受,分享成功喜悦。通过刚才的“估计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吗?生1:我觉得估计容量一点都不难,只要记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们比一比就行了。师:是呀,“大”和“小”都是与“标准”相比较的。生2:我在估计时首先是确定它用毫升还是用升做单位,比100毫升小的就与AD钙奶比,比1升大一点或小一点的就与“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点的就与水桶比。师:就是先确定一个大致范围,再进行具体比较。很好的方法。生3:我觉得看得多了,到后来很快就能估计出它的容量了。师:熟能生巧呀!二、量一量1.导入:为了更好地认识升和毫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升和毫升”第二课时教案,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估计得怎么样?谁最厉害呀?谁准备的“秘密武器”最厉害呀?下面就请每组拿出一个你们觉得最厉害“秘密武器”,让其他小组的同学来估一估(小组内可以进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拿出统一答案)。比一比,哪个小组估计得最接近。
5.交流活动感受,分享成功喜悦。
通过刚才的“估计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觉得估计容量一点都不难,只要记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们比一比就行了。
师:是呀,“大”和“小”都是与“标准”相比较的。
生2:我在估计时首先是确定它用毫升还是用升做单位,比100毫升小的就与AD钙奶比,比1升大一点或小一点的就与“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点的就与水桶比。
师:就是先确定一个大致范围,再进行具体比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觉得看得多了,到后来很快就能估计出它的容量了。
师: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1.导入:为了更好地认识升和毫升,上周数学活动课,我们去逛了一趟时代超市。你们在超市里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本来我们以为液体应该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但是洗洁精却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单位的,而锅、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是用厘米做单位的。
生2:我们在卖一次性杯子的商标上发现,除了毫升,还有“CC”和“盎司”这样的容量单位。
生3:我们发现可乐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没有装满,上面还空了一截,其他饮料一般都是装得满满的。
生4:我们发现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单位,有的用克作单位。
2.对于你们的发现,我也很感兴趣。就像你们说的,容量单位除了升和毫升,还有“CC”、“盎司”等,我特意买了用“CC”、和“盎司”作单位的两种一次性杯子。每组发两个,请你们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来研究一下它们与毫升有什么关系?
(1)每组一个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实验研究。
(2)你们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发现?
说明:CC其实是你们五年级将要认识的另一种计量单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缩写,1毫升就相当于1CC。而“盎司”则是一种英美国家使用的计量单位,英制的1盎司大约是28点几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约是29点几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种国际通用单位。在我国,酒吧里喝洋酒会以盎司计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3.刚才你们还提到,可乐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没有装满,上面还空了一截,其他饮料一般都是装得满满的。那我就想了,这一瓶可乐明明应该是600毫升,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两”吗?
生1:我觉得没有,因为瓶上标的是“净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认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装600毫升可乐。
(1)什么叫“净含量”?
师:“净含量”是瓶子里饮料的多少还是瓶子能装多少饮料呢?可乐公司有没有“短斤缺两”呢?于老师从超市购买了一些饮料,供你们研究。
(2)学生实验研究。
(3)交流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组的1瓶可乐没有装满,瓶上标的净含量是600毫升。通过测量,我们发现里面的可乐刚好是600毫升。
生2:我们组测的是220毫升的袋装“红梅”牛奶,净含量确实是220毫升。
生3:我们组测的是1瓶装得满满的饮料,瓶上标的净含量是500毫升。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确实是500毫升。
生4:我们测的一瓶美年达饮料也没有装满,但通过测量,我们发现里面的饮料不但不少,还超出了它瓶上标的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