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15页“你知道吗”介绍了一些其他试商方法,如“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学习使用,作为“四舍五入试商方法”的补充,体会试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不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在练习二里加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和估算练习,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发展数感,为继续教学调商作必要的准备。第6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计算法则。(2) 优化调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调商。如果试出的初商过大或过小都需要调商,调商作为试商的延续与发展,能有效地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当被除数小于除数与初商的乘积时,则初商过大,应该调小些;当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则初商过小,应该调大些。教材没有把这些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学习调商。学生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早已知道余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第15页“你知道吗”介绍了一些其他试商方法,如“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学习使用,作为“四舍五入试商方法”的补充,体会试商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不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
在练习二里加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和估算练习,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发展数感,为继续教学调商作必要的准备。第6题“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计算法则。
(2) 优化调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调商。
如果试出的初商过大或过小都需要调商,调商作为试商的延续与发展,能有效地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当被除数小于除数与初商的乘积时,则初商过大,应该调小些;当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则初商过小,应该调大些。教材没有把这些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学习调商。学生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早已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他们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遇到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知道“不够减”,这些都是教学调商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材充分注意到调商是教学难点,把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分别教学。先教学把过大的初商调小,再教学把过小的初商调大。教材都安排了例题和“想想做做”,并在练习三里进行调商的综合练习。
教材第8、9页的例题分别创设初商过大或初商过小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以及余数是36,除数也是36,“商6对吗”这些问题揭示新的认知冲突,放手让学生解决新的矛盾,从中体会什么是调商、为什么要调商以及怎样调商。
第10页例题后面的“你能比较这两题试商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他们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比较。如这两题都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但34接近30、36接近40;这两题都需要调商,但初商不恰当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调商的方向也不同……这些都要在充分的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评价,逐渐深入和完善。
两次“想想做做”都作了有层次的设计。先是根据竖式的试商情况说出准确的商,这是有关调商的专项练习,使学生对什么是初商过大、什么是初商过小有更清楚的认识。然后列举一些计算除法经常发生的错误,让学生识别并改正,提醒学生防止这些错误。最后是完整地进行除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试商,又要调商,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技能。
练习三里设计了一些计算题组,都有可以进行比较的内容。一是要不要调商的比较,如第1题每组的两道题中,如果把除数都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那么上面的一道题不需要调商,下面的一道题需要调商。如果在上面一题的基础上看下面一题,就能直接得到适宜的商,简化了调商的书写过程。二是怎样调商的比较,如第4题同组的两道计算,分别出现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三是带出新的口算内容,如第6题从12×3=36得出36÷3=12和36÷12=3,其中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就是新教学的口算。
(3) 加强估算,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在教学试商和调商的同时,教材在练习里多次安排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大致有两类估算题,一类是“说出商是几位数”,如403÷81的商是一位数,899÷29的商是两位数。这类估算是学生初步学会竖式计算之后进行的,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法。另一类估算是“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如果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一位数,那么这道除法题的商可能是几;如果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两位数,那么这道除法题的商可能是几十多。这类估算是教学了试商和调商后进行的,通过估算能促进学生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并形成一些技巧。这两类估算中,前一类估算是基本要求,应力求全体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后一类估算允许学生中有不同的思考,如第11页第3题中的108÷18,有些学生通过试商估计得数是5,有些学生考虑到需要调商说出得数是6。这些学生的估算都是正确的,不要强求估算得数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