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四年级教案阅读:8396

    概要: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1-8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要求: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3.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1.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生:(积极举手,低声喊)纽扣。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生: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将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听。2.提问: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适时板书:a+b=b+a a+b+c=a+(b+c)3.设问: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评析:用谜语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标签: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1-8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生:(积极举手,低声喊)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

      生: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将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听。

      2.提问: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

      适时板书:a+b=b+a    a+b+c=a+(b+c)

      3.设问: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评析:用谜语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的探索规律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猜测验证

      1.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生1:乘法可能有交换律。

      生2:乘法可能有结合律。

      生3:……

      2.提问:乘法是否具有你们猜测的规律呢?怎样确认自己的猜测?看看哪个小组能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自己的合作伙伴)

      3.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教学资源)

      [评析:提出与旧知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动机。]

      4.交流。

      (1)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3×5二5×3,0×16=16×0等等。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生2:我们也是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生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4个小组,每个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8=32,也可以用8×4=32。这就说明4乘8等于8乘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也有交换律。

      提问:有没有不同意见?指名让刚才说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学生发言。

      生:我开始以为乘法和加法不一样,可是,我用数举例后发现乘法也有交换律,比如"300×6=6×300。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书上也有关于乘法交换律内容的叙述,让我们来看看。学生齐读。

      师:和你们说的有什么不同?

      生1:我们说的是"乘数",但书上说的是"因数"。

      生2:书上曾讲过"乘数"又叫"因数",所以我们说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也是对的。

      师: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a×b=b×a)。

      电脑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师:请你判别一下,有没有运用乘法交换律?并说明理由。

      [评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予以确认,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

      (2)生4:我们发现乘法也有结合律。如:(3×2)×4=3×(2×4)。

      生5: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我们是用应用题来说明的。比如:有6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4枝钢笔,每枝钢笔5元,这些钢笔一共值多少元?可以用6×4×5=120(元),还可以用6×(4×5片=120(元),它们的结果一样。

    [1] [2]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教案小学四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