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3.例5(单位的换算)4.练习二(1)巩固长度观念:第1、2题。(2)单位换算、计算:第3、5题(第5题体现算法多样化)。(3)根据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三)吨的认识1.例6(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1)通过童话情境引出主题。在解决“能同时过桥吗”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2)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例7(单位换算)3.“做一做”第1题,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利用计算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4.练习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测量2,标签: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可以通过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劳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
3.例5(单位的换算)
4.练习二
(1)巩固长度观念:第1、2题。
(2)单位换算、计算:第3、5题(第5题体现算法多样化)。
(3)根据不同的距离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
(三)吨的认识
1.例6(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
(1)通过童话情境引出主题。在解决“能同时过桥吗”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2)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汽车的载重量是3吨,万吨巨轮,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例7(单位换算)
3.“做一做”
第1题,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2题,利用计算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三
第1题,巩固质量观念。
第2题,单位换算,计算。
第3题,解决策略多样化。
第4题,实际调查,并进行环境教育。
(四)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了解“千米”“千克”“吨”等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你知道吗”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五、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