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⑤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光武帝 ⑥尽心朝廷,谠言善策。 A.①③⑥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②④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历经功曹、侍御史、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及南阳太守等。由于办事干练,有决断,受到光武帝刘秀赏识。 B.杜诗在南阳任职期间,执法严厉,打击了一些作恶多端、民愤很大的强豪地主;还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扩大耕种面积,使南阳郡日益富足。 C.由于杜诗重视农业生产,创造发明了运输工具,减轻了农民的运送粮食的艰辛,故南阳人民称他为“杜母”。 D.他一生廉洁清贫,生前没有购置田产,死后连丧葬之处也没有。光武帝下令在郡守官邸里为他治丧,并赐绢绸千匹,以作为治丧的费用。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⑴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3分)译文:⑵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2分)译文:11.B辟:推举;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B项:“敕晓”, 告戒晓谕。“视事”:就职治事。
《后汉书·杜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⑤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光武帝 ⑥尽心朝廷,谠言善策。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历经功曹、侍御史、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及南阳太守等。由于办事干练,有决断,受到光武帝刘秀赏识。
B.杜诗在南阳任职期间,执法严厉,打击了一些作恶多端、民愤很大的强豪地主;还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扩大耕种面积,使南阳郡日益富足。
C.由于杜诗重视农业生产,创造发明了运输工具,减轻了农民的运送粮食的艰辛,故南阳人民称他为“杜母”。
D.他一生廉洁清贫,生前没有购置田产,死后连丧葬之处也没有。光武帝下令在郡守官邸里为他治丧,并赐绢绸千匹,以作为治丧的费用。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3分)
译文:
⑵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2分)
译文:
11.B辟:推举;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B项:“敕晓”, 告戒晓谕。“视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
12.D两个“闻”都是“使知道”,特指使帝王知道。A项中的“为”:①动词,做,担任。②动词,成为,是;B项中的“征”①动词,征召。②收赋税,在这里是“收集”的意思;C项中的“乃”:①副词,就。②副词,竟。
13.D用作介词,凭,凭借。
14.D③是说杜诗在成皋做县令三年有突出的政绩;⑤是说杜诗想要自我降职,将职位让给有功之人;⑥是说杜诗虽然在外地任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15.C 应该创造发明了农具,减轻了民众的劳动强度。
16(5分)(1)(杜诗)年轻时很有才能,任郡功曹,有办事公平的声誉。本题3分,每一分句1分。
(2)等我年龄再大一点,能力能够胜任筹划办理繁难事务的时候。本题2分,每一分句1分。
译文:
补注: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官为功曹,以公平著称。更始政权时,被征辟为大司马府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城里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诗晓谕萧广,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击杀,回京后把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囗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派骑兵突袭贼兵,杀死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皋县令,任官三年,政绩优异。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正平和,以诛杀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力量少,收效多,百姓得到很多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赞颂他说:“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