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时间:05-11 21:39:4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一语文知识阅读:8693

    概要:(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怅惘。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处指故国之思。)(4分)15.(1)金就砺则利(2)官盛则近谀(3)悟已往之不谏(4)引壶觞以自酌(5)因人之力而敝之(6)虽令不从16.(示例)一只凌空的苍鹰,也能让你看出不羁的理想 一朵傲雪的梅花,也能让你叹出高洁的情操 (每句2分)17.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4分)18.①“光临”改作“回到” ②“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作“精神矍铄”③“高足”改作“学生” ④“欣慰”改作“高兴”(改出一处给1分)19.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母校”(3分)20. ①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现状,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原因之一(或“是父子对‘母校’的向

    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laixuea.com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怅惘。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示:“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处指故国之思。)(4分)
    15.(1)金就砺则利(2)官盛则近谀(3)悟已往之不谏
    (4)引壶觞以自酌(5)因人之力而敝之(6)虽令不从
    16.(示例)一只凌空的苍鹰,也能让你看出不羁的理想
               一朵傲雪的梅花,也能让你叹出高洁的情操  (每句2分)
    17.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4分)
    18.①“光临”改作“回到”  ②“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作“精神矍铄”③“高足”改作“学生”  ④“欣慰”改作“高兴”(改出一处给1分)
    19.父亲对儿子夸“母校”    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    儿子进了“母校”(3分)
    20. ①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现状,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原因之一(或“是父子对‘母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②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儿子的孝顺、懂事,使下文儿子进“母校”等情节显得真实可信。(5分)
    21. (符合)①③  因为父亲是个农民,对虚拟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
         (不符合)②  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4分)
    22.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的上进心。
     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
    ③从“爱子之情”或“任劳任怨”作答亦可。(6分)

    参考译文:
        范正辞在太平兴国年间,因为饶州积压未能判决的案件较多,被任命为知州。到任后,把关押很长时间的人都该判决的判决、该释放的释放了,因为拖延办案而被撤职的下属官吏有六十三人。恰逢皇帝下诏命令挑选州兵送到京师,有个名叫王兴的,依恋乡土害怕远行,故意用刀砍伤自己的脚,范正辞把他处斩了。王兴的妻子上诉,宋太宗召见范正辞,当场辩论此事。范正辞说:“东南各州,饶州确实比较繁荣兴盛,人心容易动摇。王兴敢于煽动人心,假如不加制裁,则我就没有等待治罪的地方了。”宋太宗很赏识他敢于决断,特地晋升他的官阶,改任江南运转副使。饶州百姓名叫甘绍的,被一群强盗抢掠,州里逮捕了十四个人,卷宗齐备后,都要判处死刑。范正辞巡视公务至饶州,提审犯人,这些囚犯都流下了眼泪,范正辞觉察出案情不实,命令把这些人改押别处审训。不久有百姓告发强盗所在的地方。范正辞秘密命令监军率部下伏兵逮捕强盗。强盗发觉了就逃跑了,范正辞便独自骑马出城追出了二十里赶上了强盗。强盗头子张弓拉箭握住长矛向他进逼,范正辞大吼一声,用鞭子抽打强盗头子,击中了他的双眼,强盗头子栽倒在地,其他强盗渡河四散逃走。被打伤的强盗还有一口气,又从别处找到他们丢弃的赃物,审问犯罪事实,都供认了,然后把强盗处死,十四个无辜被抓的人都被释放。这是我们本乡本本土的事,而本州的人却大多没有听说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