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时间:05-11 21:39:4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782

    概要: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标签: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大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分) &nbom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福州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白 玉 之 环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3.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材料链接】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14.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                                                                                

    (一)10.(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

    11.(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4分,每小题1分)

    12.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

    13.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

    1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下载:http://jiaoyu.139.com/apps/blog/index.php?s=/Index/show/id/276576/mid/103103080 

     



    Tag: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