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时间:05-11 21:39:4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一语文知识阅读:8693

    概要: C.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进行纸质阅读了。 D.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却能够大放异彩,这说明学术讲坛类节目更具有娱乐时代的特征。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选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扑系十四人,狱具将死。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囚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扑之。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稍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laixuea.com
        C.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进行纸质阅读了。
        D.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却能够大放异彩,这说明学术讲坛类节目更具有娱乐时代的特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选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扑系十四人,狱具将死。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囚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扑之。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稍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选自《容斋随笔》)
    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胥吏坐淹狱停职者  淹:拖延
      B.会诏令料州兵送京  料:挑选
      C.狱具将死    狱:牢狱
      D.正辞案部至   案:巡察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饶州多滞讼,选知州事
       ②作师说以贻之
      B.①上壮其敢断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①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
       ②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1.全都属于直接表现范正辞断案果决的一项是(  )
      ①至则宿系皆决遣之
      ②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
      ③上壮其敢断,特迁官
      ④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扑之
      ⑤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
      ⑥贼控弦稍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⑤⑥
    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范正辞被选做问题很多的饶州知州,这侧面表现了他断案的才干。
      B.选兵进京一事中,范正辞杀人失当且强言抗辩,被贬官充任副使。
      C.范正辞明察冤狱,使因甘绍案被判死刑的14名蒙冤者全部获释
      D.范正辞不仅办案目光敏锐,指挥有方;且临敌勇毅果敢,武艺高强。

                           第Ⅱ卷 (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10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14.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