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作者】肖旭 它是宋代文学家中写的一篇较早的赋。散文赋是在古赋的基础上,吸取了散文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赋体。它的形式是赋,而实质是散文。关于散文赋在形式上的特点,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作了介绍,如在结构上的主客问答,抑客扬主;语言上骈散结合,韵脚并不一定全在句末。 《秋声赋》可以说是宋代散文赋中的典范作品。它那对无声秋风的动人描绘,它那严密而自然的构思,它那新颖而独特的立意,都给我们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 文章可作这样的划分: 开头几句“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是全文的引子部分。 从“初淅沥以萧飒”到“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这一部分是状(描写)秋声。 从“夫秋,刑官也”到“物过盛而当杀”。这部分是説秋义。 从“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到“亦何恨乎秋声”。这部分是抒秋情,秋天之情思。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尾声部分。 下面逐段讲解,先看引子: “欧阳子”,为什么不称呼“我”?这是辞赋中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在《
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它是宋代文学家中写的一篇较早的赋。散文赋是在古赋的基础上,吸取了散文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赋体。它的形式是赋,而实质是散文。关于散文赋在形式上的特点,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作了介绍,如在结构上的主客问答,抑客扬主;语言上骈散结合,韵脚并不一定全在句末。
《秋声赋》可以说是宋代散文赋中的典范作品。它那对无声秋风的动人描绘,它那严密而自然的构思,它那新颖而独特的立意,都给我们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
文章可作这样的划分:
开头几句“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是全文的引子部分。
从“初淅沥以萧飒”到“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这一部分是状(描写)秋声。
从“夫秋,刑官也”到“物过盛而当杀”。这部分是説秋义。
从“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到“亦何恨乎秋声”。这部分是抒秋情,秋天之情思。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尾声部分。
下面逐段讲解,先看引子:
“欧阳子”,为什么不称呼“我”?这是辞赋中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自称“苏子”。欧阳子,欧阳修的自称。“夜读书”,夜晚读书。交代了本文写秋声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的交代,为全篇文章的展开,即描写、议论、抒情,创造了一种安静的气氛。作者是在夜深人静、埋头读书的情况下,听到秋声的。我们可以设想,若不是夜晚读书,而是在白天,那整篇文章的环境气氛就不同了。“方夜读书”,正当深夜读书的时候。“方”字説明秋声到来的时候,是完全出乎作者的意料,是突如其来的,所以才特别引人注目,耸人听闻。“有声自西南来”,这里不是説什么声音,只说从西南方来,这是暗合秋声。因秋风多是从西南方向来的。作者听到这种声音以后,反映如何呢?这里写了一个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是“闻”,后是“听”,在闻与听之间用了一个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悚然”,即受惊的样子。“闻、惊”本是同义词,都可解为“听”,但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词来表达呢?因用在篇章里,这两个词所表现的意义略有不同,角度也不完全一样。“闻”在课文中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听见;而“听”是自觉地、主动地去听,去探寻这种声音的来历。由于作者是突然听到的,心里感到惊惧,所以发出了“异哉”,“奇怪呀”这一声惊叹。那他究竟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由“异哉”这个惊叹而引起——文章进入对具体秋声的描摹、渲染。
第二部分,状秋声。对秋声作具体的描摹、渲染。描写秋声部分,分两步来写:
第一步,先用具体的比喻,对秋声进行直接的描摹。“初淅沥以萧飒”到“声在树间”。大家知道秋声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表现它,则可以用有声写无声,以声写声的方法,即用其它事物的声音来表现秋声。怎样以声写声呢?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前两句是暗喻,比喻的对象没有点明,到后两句才点明了。“淅沥”、“砰湃”是波涛之声。这两句前面分别加了一个副词“初、忽”,为什么要这样来表达此意呢?“初”表声音刚刚被听到时的情形;“忽”表忽然到来的情形。这两个副词的连用,则展示了秋声的到来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是一个自远而近,自弱而强,自隐而显的过程。“隐”,説明声音很隐蔽;“显”,指声音非常明显。雨的淅沥之声,比较轻、弱、隐;到“萧飒”加上风声,风雨交加了,声音就比较近、比较强,比较明显了。到像波涛一样奔腾砰湃,那就更加明显了。风雨如波涛,在后两句点明了,即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夜惊”、“骤至”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作者强调了声音来时非常突然,是突如其来,这就一下子打破了夜读书时的宁静环境和气氛,显得声音到来时是惊心动魄的。用波涛声、风雨声来比喻秋声,既有具体的声响,又有惊人的气势,一下子就把读者抓住了。
- 《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相关文章
-
- 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
- › 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念谁为之戕贼 亦何恨乎秋声——详释欧阳修《秋声赋》
-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