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外国文学阅读:8748

    概要: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虚饰的、从理念出发的,只有内心的情感满溢出来,才能成为好诗。在平静中回溯。体现了他的独创性,他认为好诗不能象拜伦那样“有感立刻就发”,而应如酿酒,时间越久越醇厚,故而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有好诗,“诗起源于在沉静中回味起来的情绪”。原因是他的为人沉稳且有保守性。主张诗歌语言的革新,无奇异意象,选取质朴、自然的人和物象入诗。此外,他又是十四行诗圣手。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个有成就的大诗人,开一代诗风,是西方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四大主题:自然;儿童、童心、童趣;人的孤独感;坟墓,死亡。2)、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文学史上的奇迹,一首绝唱、两首残篇就确立了在诗歌史上的一流地位。又是文化使者,把康德、谢林、席勒、莱辛介绍到法国。一生落拓不羁,“我自己就有几分哈姆莱特的气味”。他是个乡村儿童,父亲是牧师。10岁时到伦敦附近的一所公学求学,19岁进剑桥读书。因为一时的负债或是失恋,在绝望中报名参军,只过了四个月,就被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标签:外国文学知识,http://www.laixuea.com
      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虚饰的、从理念出发的,只有内心的情感满溢出来,才能成为好诗。
      在平静中回溯。体现了他的独创性,他认为好诗不能象拜伦那样“有感立刻就发”,而应如酿酒,时间越久越醇厚,故而需要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有好诗,“诗起源于在沉静中回味起来的情绪”。原因是他的为人沉稳且有保守性。
      主张诗歌语言的革新,无奇异意象,选取质朴、自然的人和物象入诗。
      此外,他又是十四行诗圣手。
      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个有成就的大诗人,开一代诗风,是西方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四大主题:自然;儿童、童心、童趣;人的孤独感;坟墓,死亡。
      2)、萨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1772-1834):
      文学史上的奇迹,一首绝唱、两首残篇就确立了在诗歌史上的一流地位。又是文化使者,把康德、谢林、席勒、莱辛介绍到法国。
      一生落拓不羁,“我自己就有几分哈姆莱特的气味”。他是个乡村儿童,父亲是牧师。10岁时到伦敦附近的一所公学求学,19岁进剑桥读书。因为一时的负债或是失恋,在绝望中报名参军,只过了四个月,就被送回大学。接着成为一个反正教的民主派,曾异想天开地要组织共产主义式的美洲移民,注定破产,因为缺乏意志力的柯勒律治,一生没有完成任何计划。1795年,他娶了骚塞之妻妹,婚姻不幸。1796年又被人“说服”当宗教杂志编辑,结果因为自己的编辑立场不坚定,迅速失去读者,不久停刊。他转而为报刊撰写文章。1797年,他与华兹华斯结识,同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古舟子咏》(《老水手》)和长诗《克丽斯特贝尔》的片段--再也没有写完续篇。在1798年左右,他也定居“湖畔”、与华兹华斯和骚塞相互酬答。就生活方面而言,他在人性方面的弱点无一不备:嫉妒挚友华兹华斯的美满婚姻;为了几个子斤斤计较;生性疏懒,脾气浮躁,不思进取,只写了这一点诗歌;不顾家小出走,引人非议;尤其是:风湿痛使他成了瘾君子。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到处漂泊,依赖朋友,写点文章,或是讲授文学史。从1816年起,他住在一个医生家中受监护,生活的旁观者,逐渐反动。www.laixuea.com
      一个天**好探索问题的人,在求学时期就反对古典的浮华风格。按照他的见解,标准的风格就是运用自然的语言去表现自然的思想。可是,他的作品并不自然,而是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善于把玄妙迷离、古怪离奇的轶事写得逼肖现实生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克里斯特贝尔》。同时,他也是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家,他看重想象力,有了想象力诗才有灵魂。真正的诗人都有想象力,庸才只有幻想。但是他不同意华兹华斯,认为田园生活产生不了好的语言。
      《忽必烈汗》,遵医嘱服药,读到中国元代kai国之主忽,令造皇宫事,进入睡乡,两三个小时中,一边有梦境,一边谋篇布局,几百行诗。醒来根据记忆写下来,不巧有客来访,文思一断,留下遗憾。
      《古舟子咏》。水手遇难,吃掉信天翁,招来大祸。忏悔原罪,罪与罚的道路,终于心中涌起对造化万物的仁爱,然后得救。
      3)罗伯特·骚塞(RobertSouthey,1774-1843):早在华兹华斯前就是桂冠诗人。生于布里斯托尔,一个亚麻布织品商人的儿子。一生给人的印象是生活在一个精神视野和物质环境都很狭隘的世界小角落的人。他上的是牛津大学,认识了柯勒律治,一起构想移民计划,但以娶妻告终。于1797年在伦敦定居。从1807年起,政府每年给他150磅年金,然后成为桂冠诗人,每逢王室有特殊典礼时写一首诗。除此以外,他靠笔耕生活,毕生勤奋、生活节俭,逐渐积累了12000磅资产。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是个大好人。但在文学和政治名声方面,比较可疑。在实际的生活之外,他让想象力插上翅膀飞升,写了许多抒情叙事诗,中古和异域,神秘色彩。作为御用诗人,写有《审判的幻影》,攻击拜伦,也为拜伦所攻击。
      2、拜伦(1788-1824,Byron见专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语文学习 -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