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课堂实录阅读:8167

    概要:生:统一才能平定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www.laixuea.com 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生:不喜欢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
      生:统一才能平定
      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
      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
      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
      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www.laixuea.com
      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
      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
      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
      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
      师: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能随便杀人这个要求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
      生:(笑)能做到,可是我们也统一不了天下。
      师: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
      生:谁还会来归顺他呢。
      师:孟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
      师: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个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
      生:大多学生沉默不语,个别有参考书的照上面的解释小声读着
      师: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
      生: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
      师:这里对老百姓的归顺有做了一个比喻,是什么?
      生:好比水往低处流。
      师: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当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规律,古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说它不可阻挡。但在今天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实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这种场面,不是有句广告说“水往高处流有泵不用愁”吗?
      师:大家看书中“沛然”一词为何意?
      生:汹涌澎湃
      师: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涌到君王的身边,大家说国君会怎样?
      生:(笑)会被淹死
      师:一说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会游泳所以替人家担心。有句古语说“君是舟,百姓是水,水……
      生:(学生以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夺去了我的话语权,齐声说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师:大家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一个爱惜百姓的国君会不会被淹死?
      生:不会
      ……
      师:好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大家一定要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体现。再就是同学们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中要求大家能够记住的有三个通假字,以及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为了加强大家这方面的能力,布置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写在作业本上,按时完成。
      

    上一页  [1] [2]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