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时间:11-23 11:53:3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课堂实录阅读:8214

    概要: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停顿)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想一想。(停顿二十秒)我给一点提示好吗?出示(人数、外援、结局)师:(示意)请你来谈一谈。生: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只有一个人。师:都只有一个人,而愚公移山呢?生:很多人。师:到底几个人?生:四个。师:四个?愚公以及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一共有──生:五个人。师:请坐。一家子人。(示意往后)还没完,请你继续就刚才那位同学的话题讲下去。这一家子人真的只有五个人吗?生:不是。因为后面还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师:噢,其实有无穷多的人,N个人。好,(话筒)往后。(示意看屏幕)“外援”呢?生:愚公移山的话,最后是有夸娥氏二子帮他们把两座山背走。师:夸娥氏二子看愚公很辛苦,主动地来说,愚公啊,我们来帮你搬掉吧,是这样吗?生:没有,是天帝命令他们去把这两座山搬掉的。师:(点头)是天帝给派来的。继续讲。生:但是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他们两个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其他人来帮忙。师:非常好,请坐。没有外援。“愚公移山”里面,有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laixuea.com
      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停顿)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精卫的故事,至少有三处不同。想一想。(停顿二十秒)我给一点提示好吗?
      出示(人数、外援、结局)
      师:(示意)请你来谈一谈。
      生: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都只有一个人。
      师:都只有一个人,而愚公移山呢?
      生:很多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四个。
      师:四个?愚公以及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一共有──
      生:五个人。
      师:请坐。一家子人。(示意往后)还没完,请你继续就刚才那位同学的话题讲下去。这一家子人真的只有五个人吗?
      生:不是。因为后面还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
      师:噢,其实有无穷多的人,N个人。好,(话筒)往后。(示意看屏幕)“外援”呢?
      生:愚公移山的话,最后是有夸娥氏二子帮他们把两座山背走。
      师:夸娥氏二子看愚公很辛苦,主动地来说,愚公啊,我们来帮你搬掉吧,是这样吗?
      生:没有,是天帝命令他们去把这两座山搬掉的。
      师:(点头)是天帝给派来的。继续讲。
      生:但是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他们两个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其他人来帮忙。
      师:非常好,请坐。没有外援。“愚公移山”里面,有外援。(示意话筒往后传)区别三,结局呢?
      生:愚公移山是最后成功了,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应该是没成功的吧。
      师:很好,请坐。夸父和精卫,都是失败的故事;而愚公移山,这是一个成功的结局。那我们继续思考下去──愚公移山,他最后的成功,究竟是因为他“子子孙孙无穷匮”,究竟是因为“人数”呢,还是“外援”?
      众:(轻声)外援。
      师:好,我们还是这位同学来回答好吗,轮到谁就是谁。你认为──
      生: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因为外援。
      师:是因为天帝的帮助,是吗?
      生:(点头)
      师:好,请坐。(示意话筒)继续往前。愚公是怎么认为的?愚公认为他成功的保障,是不是因为有天帝的帮助?
      生:不是。他认为是(因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加增。
      师:愚公显然认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吗?
      生:(点头)
      师:你把愚公那段话给大家朗读一下好吗?我们听。
      生:(朗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误读为‘chì’),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非常好,请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翘舌音,“通”。你的心太顽固了。愚公他非常深切地坚信自己会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是吧?他的话是在和另外一个人的争辩中说出来的,是和谁?
      众:智叟。
      师:智叟,对吧,智叟起先是怎么说的?
      生:他说,愚公是以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
      师:你,年纪这么大了,力气都没有了……(请坐)你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掉,你还怎么去移这么两座大山呀?www.laixuea.com
      但是,经过愚公这么一番话说下来以后,智叟却……什么以应啊?念什么?
      生:亡(无)以应。
      师:通假字哦,亡(无)以应。河曲智叟却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师:因为愚公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所以这幅画(示意幻灯),我觉得表现得很好──愚公很凶的样子,智叟吓死了,智叟吓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我们要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作“后息为胜”,它是意思是说,两个人在争辩,最后停下来的那个人,最后发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隐含着的胜利者。
      师:那么在我们的课文里面,谁最后停下来,最后留下的是谁的声音?
      生:(众)愚公。
      师:是愚公的声音呀,对吧──“何苦而不平”!然后就在那边回荡,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何苦而不平……然后智叟就呆掉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