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的第l一5题:教学目的:整理和复习有关分数、比和比例的知识,并联系这些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如教科书第121页例6上面的练习题,另一块写好例6。教学过程:一、复习有关倍数、分数和比的知识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1)乙数是甲数的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7)。教师:“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数是乙数的几倍。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几分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乙数看作1份,那么甲数就是6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7份。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等等。&r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标签:小学六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的第l一5题:
教学目的:整理和复习有关分数、比和比例的知识,并联系这些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如教科书第121页例6上面的练习题,另一块写好例6。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倍数、分数和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 ;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
(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
(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7)。
教师:“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数是乙数的几倍。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几分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乙数看作1份,那么甲数就是6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7份。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等等。”
“弄清这些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解答应用题时灵活运用。有时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解答.有时用分数解答;有时用比的关系解答,有时用比例的关系解答。总之,怎样方便就怎样解答。”
二、教学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如下),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中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1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教师帮助归纳整理:“题目中说‘松树的棵数就是柏树的4倍’,那么我们可以把柏树的棵数看作1份.松树的棵数看作4份: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分数或者比的关系。由此,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这道应用题。”(板书如下)
共120棵
松树 柏树
4份 1份
第一种解法:
教师:“我们先用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列方程解答。设柏树栽了X棵。请同学们根据‘松树的棵数加上柏树的棵数等于总棵数’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方程为:4X十X=120)
教师:“如果我们设松树栽了X棵:怎么列方程?”
学生:“那样柏树的棵数就是 X.列出的方程就是
X一 X=120,”
第二种解法:
教师:“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得出.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的比是4:1。这样.我们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由于松树的棵数是4份,柏树的棵数是1份,总的棵数就是5份。所以,松树占总棵数的 。柏树占总棵数的 :
120× =96(棵) 120× =24(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