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锥的体积

    时间:10-14 10:21:2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六年级教案阅读:8242

    概要:①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② 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③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8倍。④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5倍。⑤ 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⑥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2)引导整理信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黑板上的信息分类整理。(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3)参与处理信息。围绕3倍关系的情况讨论:① 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② 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合理一些?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突出等底等高,并请他们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③引导学生自主修正另外两个结论。3.诱导反思。(1)为什么有两个小组实验的结果不是3倍关系呢?(2)把一个空心的圆锥慢慢按入等底等高且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里,剩下水的体积是多少?这时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4.推导公式。尝试运用信息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锥的体积,标签:小学六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①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3倍。

      ②     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

      ③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8倍。

      ④     圆柱的体积正好是圆锥体积的5倍。

      ⑤     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⑥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

      (2)引导整理信息。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黑板上的信息分类整理。(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

      (3)参与处理信息。

      围绕3倍关系的情况讨论:

      ①     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②     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合理一些?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突出等底等高,并请他们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

      ③引导学生自主修正另外两个结论。

      3. 诱导反思。

      (1)为什么有两个小组实验的结果不是3倍关系呢?

      (2)把一个空心的圆锥慢慢按入等底等高且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里,剩下水的体积是多少?这时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4. 推导公式。

      尝试运用信息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这里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2)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5. 问题解决。

      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动画演示:等底等高)之后播放狐狸拿着圆锥形雪糕离去的画面。

      评析: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特别是数学交流体现得很充分,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或大组的多向交流,这种交流是立体、交叉型的,它能催化学生的意义建构。在有的小组实验失败后,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控,在调控中增强了体验的力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四、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教学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万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 学生尝试行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 引导小结:不要漏乘1/3;计算时,能约分时要先约分。

      五、巩固练习,拓展深化(略)

      六、质疑问难,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探索到了什么?怎样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的?

      回到童话情节。我们发现三个圆锥形的雪糕换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雪糕公平合理,如果狐狸只用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和小白兔交换,而不使小白兔吃亏,那么圆锥形的雪糕应该是什么样的?配合用课件演示、

      总评

      1.摸得清,考虑周。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即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得比较清楚。设计教案时,能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以顺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力求构建一种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值得提倡。

      2.理念新,设计巧。教师能利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处理教材,加工教材。如本节课结合了现实中的具体情景,创设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狐狸和小白兔换雪糕,并把这一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教学中尽量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节课的结构浑然一体。教师遵循了“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重建构,促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本节课在实验探索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的同学会持反对意见,这样刚刚建立起来的平衡旋即被打破,当大家发现他们的实验器材不等底等高时,又能建立起新的平衡,学生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认知结构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实验、交流、反思、推理、问题解决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有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情感在认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加深了理解、沟通和包容,品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

    上一页  [1] [2] 


    Tag:小学六年级教案小学六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