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1)

    时间:10-14 10:21:5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三年级教案阅读:8370

    概要: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教学重难点: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补充题。教学过程:一、填空。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是( )位。2、6283里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3、二千零八,这个数写作( ),是( )位数,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的。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5、5040读作( ),五千零四写作(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二、看图列式计算。(图略)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三、用竖式计算。9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1),标签: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新学的知识点,能灵活地处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有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难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是(   )位。

      2、6283里有(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二千零八,这个数写作(     ),是(   )位数,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的。

      4、4个一千加上5个一千是(     )。

      5、5040读作(         ),五千零四写作(      )。

      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少(     )。

      7、一个数除4,商是13,余数是3,被除数是(    )。

      ……

      二、看图列式计算。

      (图略)

      要求:1、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键要求什么。

      3、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式列出正确的式子进行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93÷4=           86÷6=              72÷6=

      69÷6=           74÷3=              83÷5=

      思路点拨:1、不够商1就商0,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2、除法的验算分两种情况: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直接用商乘除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3、注意横式上要写答案,尤其是余数不能漏写。

      4、计算要细心。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组织秋游,三年级一共租用了两辆大巴车,那么8名老师和88名学生全部上车,每辆汽车可乘多少人?

      2、植树节,三、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四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少35棵,三年级植树60棵,三、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3位老师带着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4、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画出线段图。

      2)用两种方法解答。

      课前思考: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学所学的一些新知可能有所遗忘,因此,在期中练习之前安排了两节复习课,复习的重点只要集中于前几个单元,因为这几个单元相隔时间较长。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认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一个综合练习。从学生练习的情况看,学生对认数中读数与写数可以更正过来了,对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还是会发现学生在写横式时漏写余数,特别是在存在验算的计算中,常把横式的答案写成了验算的答案;对练习的第二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欠缺仔细思考,认真分析题意;在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存在问题,没能很好的找出所有的条件及之间存在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根据问题去寻找适合解题的方法,并且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读完题目的好习惯,常读了一半看了问题就动手解答了,甚至还没完全理解整个题目,就仓促答题,造成了解题思路的不清。

    [1] [2]  下一页


    Tag:小学三年级教案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