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设计

    时间:10-14 10:21:5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小学三年级教案阅读:8200

    概要:2、认识从一个角度最多只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3个面。(1)师:请家注意看教师手中的物体,你看到了它的几个面?请你们大胆的来猜一猜,从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几个面?同桌可相互讨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是从一个角度,不可变换角度。全班汇报猜想的结果,允许学生间的不同意见进行辩驳。最后教师通过明确条件的方法,让所有学生知道,从一个角度,最多只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3个面。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只能看到2个面甚至1个面的。(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练习要求: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习自主练习,并和同学交流自己所做的结果,然后汇报结果。3、游戏:托物旋转要求:(1)请一个同学手托一个长方体,由下往上慢慢升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面的情况。(2)再旋转起来,让学生观察在转动的过程中,看到面的情况,并汇报。学生练习,并汇报情况,教师及时总结。【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由学生熟悉的教室的图书柜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但在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设计,标签: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2、认识从一个角度最多只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3个面。

      (1)师:请家注意看教师手中的物体,你看到了它的几个面?

      请你们大胆的来猜一猜,从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几个面?

      同桌可相互讨论。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是从一个角度,不可变换角度。

      全班汇报猜想的结果,允许学生间的不同意见进行辩驳。

      最后教师通过明确条件的方法,让所有学生知道,从一个角度,最多只能看到一个长方体的3个面。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只能看到2个面甚至1个面的。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练习要求: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习自主练习,并和同学交流自己所做的结果,然后汇报结果。

      3、游戏:托物旋转

      要求:(1)请一个同学手托一个长方体,由下往上慢慢升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面的情况。

      (2)再旋转起来,让学生观察在转动的过程中,看到面的情况,并汇报。

      学生练习,并汇报情况,教师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由学生熟悉的教室的图书柜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但在此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教师和学生处于对立的面所观察到的长方体的正面不一样的矛盾情景,由此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进行的是从一个角度观看物体的面,以及多个角度观察,比较面不同的情况,最后通过一个游戏,进一步深化这个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快乐游戏中学习数学,从而夹生了印象。】

      三、自主练习,深化巩固。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洗衣机和冰箱的下面写出分别表示哪一面。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通过判断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说出学生对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判断

      3、游戏:按要求进行拍照。

      教师宣布游戏的规则,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摆姿势。

      (1)教师要拍学生的正面,学生应该怎么摆。

      (2)教师要拍学生的侧面,学生应该怎么摆。

      (3)教师要拍学生的头顶,学生应该怎么摆。

      游戏结束教师总结

      4、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这是一个正方体,学生很容易看出它的正面是一个正方形,但侧面和上面从图上分解开来看,很像平行四边形,所以应该多观察实物,形成物体在大脑中的空间形象,形成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5、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两个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观察由两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实物,通过角度的转换,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影像,然后根据这个影像让学生来判断这个长方体的正面图、侧面图和上面图。

      然后把两个正方体换个角度进行重新拼组,让学生在不从各个角度观察的情况下进行判断,锻炼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设计意图:在这里设计时,以课本练习为主,穿插了一些游戏性的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本环节中着重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导向,合理练习,巩固深化知识。】

      四、全课小结,延伸课外。

      (1)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

      (2)课后延伸:下课后,去观察一下校园内或家中的物体,看看在一个角度最多看到几个面?并指出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书本知识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页  [1] [2] 


    Tag:小学三年级教案小学三年级教案范文数学学习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