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8.第六节中有“仿佛在窃窃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联系全文,说说“爱”与“悲”各指什么?答:(1)“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19.第七节写到“倦鸟投林”“牧童归家”以及第八节写到夕阳下一对情侣携手并肩徜徉,这样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20.第四节作者凝视蓝天,浮想联翩。请你依据全文主旨补充一下作者略号省去的内容。(不超过50字)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一二节中作者述说了爱冬、爱春的原因,由此可见作者既爱纯洁的冬天,亦爱美丽温柔的春天。B.作者笔下的春色并不是自然景色的纯客观的翻版,而是融进了一个游子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故而春色虽好,触发他的却是说不清道不尽的乡思乡愁。C.文尾低吟感叹,巧点题目,将全部的“愁”意倾肠而出,使“三分春色一分愁”的主题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D.从全文来看,
必修二试卷: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期中试卷,标签:免费语文试卷,http://www.laixuea.com18.第六节中有“仿佛在窃窃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联系全文,说说“爱”与“悲”各指什么?
答:(1)“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第七节写到“倦鸟投林”“牧童归家”以及第八节写到夕阳下一对情侣携手并肩徜徉,这样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第四节作者凝视蓝天,浮想联翩。请你依据全文主旨补充一下作者略号省去的内容。
(不超过50字)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一二节中作者述说了爱冬、爱春的原因,由此可见作者既爱纯洁的冬天,亦爱美丽温柔的春天。
B.作者笔下的春色并不是自然景色的纯客观的翻版,而是融进了一个游子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故而春色虽好,触发他的却是说不清道不尽的乡思乡愁。
C.文尾低吟感叹,巧点题目,将全部的“愁”意倾肠而出,使“三分春色一分愁”的主题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
D.从全文来看,作者由自然界的春天,联想到人的春天,正如作者所说的“春天太可爱了,可是只有那么一刹那!”“不要让青春的生命就此枯萎了”,可见文章旨在启发人们不要蹉跎岁月,要珍惜青春,多读书,到书中去寻找“美丽动人的故事”。
E.全篇有景有情有思,有诗有物有我,作者以他那生花妙笔,将它们巧相配置,这就使作品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了使读者爱不释手的艺术魅力。
六、(12分)
22.以“逃逸救生塔”为陈述对象重新组合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改后要语句要通顺。(4分)
为满足载人航天的需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传统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基础上,在其顶部又加装了高八米的逃逸救生塔,它形状类似一个细长的避雷针,在其上端又装上一组侧向推力发动机。www.laixuea.com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则短消息将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不超过25字)(4分)
为了让机器人皮肤具有和人的皮肤一样的功能,机器人的皮肤必须满足两个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要求:一是机器人皮肤必须像人的皮肤一样有弹性,以使机器人行动起来和真人一样敏捷灵活;二是机器人的皮肤上必须有足够多的传感器电路,但这些传感器电路用普通的金属导线连接会在皮肤伸长时损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电子工程师SigurdWagner和StephanieLacour研究出一种新式连接器,由连接的宽大波纹状金属膜埋入一块有弹性的硅橡胶蒙皮中,这种波纹状金属膜即使长度拉伸1倍也仍然能导电,而不像一般的导线会拉断。他们认为用这种波纹金属膜制作机器人皮肤是比较理想的。
24.下面是中学生中流行的咏物诗,请仿照其写法,任选一种事物(如“月亮”“玫瑰”……),写出两句话。上下句字数要大致相等。(4分)
示例:竹
(1)褒扬:每攀登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2)批评:过分地虚心,终不能成为栋梁。
题目:
(1)褒扬:
(2)批评: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头驴了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确实想不出的办法搭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搂背的的泥土,踩有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搂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Tag:语文试卷,免费语文试卷,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