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NCRE考试成了记忆力的比拼,并非能力的展现。由于考试人数多,考场少,所以必须分批进行考试,但是为了公平起见考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这样就使很多考生依靠记忆力通过了考试,试问这样的考核怎能令人折服? NCRE考试大纲表明二级定位于程序员。还有一个全国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这二者不是冲突了?不过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任何一个考试都不用发愁没人报考。中国的考试,已催生出了一个考试产业链,养活了多少培训机构,考试有降低社会失业率的作用。但是这些培训机构的真实底细我们不得而知,上文提到了,国内的考试事记忆力的比拼不是能力的展现。 中国IT业发展的路障:教育 中国软件业的惨痛不是一两天了,中国软件业的尴尬难道是我们没有点石成金的法宝?事实上,我们寻找这样的法宝很长时间了,也一次次地激起人们的欢呼,可是到头来都只是媒体的盛宴和狂欢,我们的软件业却在一次次闻鸡起舞中一点点丢失理想。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当法宝,CMM不是,软件外包不是,国际巨头的研发馈赠不是,自主知识产权也不是……行业信息化同样也不会是。
中国IT教育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http://www.laixuea.com3)NCRE考试成了记忆力的比拼,并非能力的展现。由于考试人数多,考场少,所以必须分批进行考试,但是为了公平起见考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这样就使很多考生依靠记忆力通过了考试,试问这样的考核怎能令人折服?
NCRE考试大纲表明二级定位于程序员。还有一个全国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这二者不是冲突了?不过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任何一个考试都不用发愁没人报考。中国的考试,已催生出了一个考试产业链,养活了多少培训机构,考试有降低社会失业率的作用。但是这些培训机构的真实底细我们不得而知,上文提到了,国内的考试事记忆力的比拼不是能力的展现。
中国IT业发展的路障:教育
中国软件业的惨痛不是一两天了,中国软件业的尴尬难道是我们没有点石成金的法宝?事实上,我们寻找这样的法宝很长时间了,也一次次地激起人们的欢呼,可是到头来都只是媒体的盛宴和狂欢,我们的软件业却在一次次闻鸡起舞中一点点丢失理想。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当法宝,CMM不是,软件外包不是,国际巨头的研发馈赠不是,自主知识产权也不是……行业信息化同样也不会是。
中国软件业的出击应该是全面的出击,中国软件业的成功应该是全方位的成功。我们没有理由厚此而薄非。当然螺旋上升、交错前进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与全面出击并不矛盾。
为何中国IT业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归根结底与中国教育有很大关系。以下讨论关于IT教育的诸多问题。
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严重地“消化不良”,对真正的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真正的理解,不知道学计算机技术的正确方法,学到的一点理论也不知该如何应用,面对一些开发中真实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此外,面对着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名词,互联网上爆炸的信息资源,学生们更是盲然,不知如何应付这信息暴炸的现实。
然而接着就是一个陷阱,那就是课堂,低水平拼凑来的教材和枯燥乏味的陈述基本上可以在半个学期内毁掉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课堂的感觉。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坚定地对那些劣质的课堂说不——不管他是否还留在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逃离了课堂,但摆脱不了一颗追求的心,这时候图书馆便自然而然成了很多学生的精神家园。花花绿绿的封皮、各种技术名词的堆砌,颇让这时候的学生大开眼界,以为来到了真知的天堂。然而,大多数学生都错了——如果他不直接读原版书的话,出版商编制的陷阱实在要比教室里的了然无味更具杀伤力。学到很多故弄玄虚的低水平操作技巧——这几乎成了计算机图书室中很多学生的宿命。
还有更多的陷阱在等着:实习的陷阱,培训的陷阱,认证的陷阱,考研的陷阱,就业的陷阱,毕业论文的陷阱……
基本上来讲,如果一个学生从学校出来之后能够建立起基本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能够掌握一门基础的现代编程语言及其程序库,能够对OO的机制和精神了然于心,已经让软件企业谢天谢地了——实际上据我观察只有一些名校的工程系由于咨询相对发达,师资相对优秀,他们的学生也只是有一部分能够在这方面基本过关,对于二三流的学校出来的学生,除非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并且非常幸运,他才可能打好上述几项基本功。
目前的计算机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探索,重应试成绩轻能力培养。
许多学生由于计算机理论课难度过大,讲授内容与软件开发实际情况相脱节,再加上学生普遍缺乏开发实践基础而抑制了对软件开发的兴趣,视软件开发为畏途。对于计算机专业之外的其它工科专业,在软件开发技术教育上更是薄弱,许多学生对现代软件技术知之甚少。
美国一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四年本科期间至少要编著写数万行代码。而中国计算机专业数十万在校生中,独立编写并调试过20xx行以上代码的有多少?计算机技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去实践,根本不可能学好。学校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有大批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高素质的教师,师资力量的数量与质量,成为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软肋。
记得哈佛大学的校长曾说过:我们学校的任何一位教师,都是世界上他那个领域内的一流学者。其自豪溢于言表。
高等学校要有能吸引一流人才任教的机制,才能实现一种良性循环。
当前中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师资力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产生的,而这批人中的一流人才往往不是出国就是去了外企,或是一些大的公司和科研机构,留校任教的有不少是本硕博连读下来的,自己都缺乏相关行业实践经验,怎样强求他们能将实践性如此之强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向学生讲好?另外,毕业留校其 实就是近亲繁殖,从生物学上看,近亲繁殖不能促进生物群体的壮大,弊端不少。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汇报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