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475

    概要: A、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孟子·梁惠王》) B、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C、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世间》 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5、C (耽:沉迷)6、D (A项之:代词,这;助词,取独。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者:代词,的人;代词,这样。D焉:句末语气助词。)7、C (对“世俗脂韦”和“ 于今人远矣”理解有误。)8、 ①古代擅长写诗的人,是那些不自认为是诗人的人。(3分,注意“自命”、判断句式) ②如果有的话,把我的主张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认为我不对。(3分,“苟”、状语后置、

    荷塘诗集序|姚鼐|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A、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孟子·梁惠王》)
        B、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C、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世间》
        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5、C   (耽:沉迷)
    6、D  (A项之:代词,这;助词,取独。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者:代词,的人;代词,这样。D焉:句末语气助词。)
    7、C (对“世俗脂韦”和“       于今人远矣”理解有误。)
    8、
        ①古代擅长写诗的人,是那些不自认为是诗人的人。(3分,注意“自命”、判断句式)
        ②如果有的话,把我的主张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认为我不对。(3分,“苟”、状语后置、宾语前置、“非”)
        ③只有能够懂得做人比写诗重要的人,他的诗才是好的(有分量或厚重的)。张五典差不多是这一类人吧。(“于”及介宾短语后置,“重”、“殆”“伦” ,4分)

    9、B   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附参考译文:

        古代善于作诗的人,不会自命为是诗人的。他们胸中所储藏的,是很高,很广阔,很深远;偶尔抒发在诗上,诗也同时变得高、广阔并且深远了,所以说是善于作诗的。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这类人,是有忠义的气节,高亮的节操,道德的修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人才,一生也只是称之为诗人,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呢?  

        立志只是要成为诗人,作的诗虽然工整,但诗是很卑微,肤浅的。我拿这个来衡量古人诗的高低上下,也来评论当今的诗人。即使天下始终没有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之类的人也就算了,假如有,把我的观点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说我的观点不对。  

        我来到江宁一带,结识了泾阳的张五典。张君世代同堂和睦相处,一身刚劲的气概,并有着治理政事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县令,20年多次遭到挫折,但他的志向没有被抑制,是当今的奇才阿。他入迷于作诗,治理完政事的闲暇之余不中止咏诗。他把他的诗拿给我看,我认识这是他的诗及他为人的写照。拿他的是与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相比较,必然有比不上的,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亮的节操,没有阿谀,圆滑的情态,这一点是和古人近似,而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 

       达到高层次的诗人,诗与诗人的气质相具备,道和技巧结合;心和手的相互运用,包含了一切,将心里所想的全展现出来了。像这样的人,数千年来只有几个人而已。我不可能没有偏差:有时偏向于文采,有时偏向于品质。两个之中选择一个,我确实是见识短浅,认为崇尚的应该在这方面而不是另一个方面:只有知道了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是才会有力量。张君就有这样的气节!

    上一页  [1] [2]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