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史记·甘茂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482

    概要: D.(1)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2)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或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 (2)秦归燕太子 (3)甘罗者,甘茂孙也 (4)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A.(1)(2)相同 (3)(4)相同 B.(1)(2)不同 (3)(4)相同 C.(1)(2)相同 (3)(4)不同 D.(1)(2)不同 (3)(4)不同14.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1)臣请行之 君其试臣 (2)始皇召见 使甘罗于赵 (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4)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1)(3)(4) B.(2)(5)(6)

    《史记·甘茂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D.(1)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2)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或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    (2)秦归燕太子
         (3)甘罗者,甘茂孙也                (4)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A.(1)(2)相同  (3)(4)相同   B.(1)(2)不同  (3)(4)相同
            C.(1)(2)相同  (3)(4)不同   D.(1)(2)不同  (3)(4)不同
    14.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1)臣请行之  君其试臣     (2)始皇召见  使甘罗于赵
          (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4)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1)(3)(4)      B.(2)(5)(6)      C.(2)(3)(6)      D.(2)(4)(5)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16.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译文: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译文:

    11. B(A确实知道  C确定了日期  D别的缘故)  12. D(1)被(2)到(A代词“这么”“这样”B语气副词,表希望C介词“把”) 13. C(1)(2)动词使动用法(3)表判断(4)表说明  14. C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盘,封甘罗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1)(4)(5)的应排除。 15. C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16. 见文言翻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