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新唐书·阳城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659

    概要: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 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 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 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参考答案】 1.B屑:名词活用作动词,磨成碎末。2.CC.古代汉语意为拘谨貌,现代汉语意为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古今意义不同。A.所得所失,利弊。古今意义相同。B.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今意义相同。D.在意,用于否定词后。古今意义相同。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前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向”;后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对”、

    《新唐书·阳城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 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 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 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参考答案】
    1.B  屑:名词活用作动词,磨成碎末。
    2.C  C.古代汉语意为拘谨貌,现代汉语意为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古今意义不同。A.所得所失,利弊。古今意义相同。B.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今意义相同。D.在意,用于否定词后。古今意义相同。
    3.A  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前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向”;后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对”、“对于”。C.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D.前者为介词,相当于“跟”、“同”;后者为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4.D  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
    5.C  “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28: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6.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外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到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使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每月的棒禄只取够用,余下的上交官府。

    上一页  [1] [2]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