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水经注•易水》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843

    概要: D.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於期馆和荆轲馆都在濡水岸边,设馆之处,河曲泉清,山高林茂,烟雾弥漫,景色怡人。 B.孔山下的溶洞中有美妙的钟乳石,洞中又有许多岔河,进入者如不看前人做下的标记,往往找不到归路。 C.作者察看旧时遗迹后认为,燕太子丹为荆轲刺秦王的壮行之地,并不一定在易水旧城之南。 D.选文很好地表明了《水经注》这部古代地理名著既重视自然地理也重视人文地理的特点。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访诸耆旧,咸言昭王里礼宾,广延方士。 译文: (2)遗名旧传,不容不诠,庶广后人传闻之听。 译文:

    《水经注•易水》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D.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於期馆和荆轲馆都在濡水岸边,设馆之处,河曲泉清,山高林茂,烟雾弥漫,景色怡人。
           B.孔山下的溶洞中有美妙的钟乳石,洞中又有许多岔河,进入者如不看前人做下的标记,往往找不到归路。
           C.作者察看旧时遗迹后认为,燕太子丹为荆轲刺秦王的壮行之地,并不一定在易水旧城之南。
           D.选文很好地表明了《水经注》这部古代地理名著既重视自然地理也重视人文地理的特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访诸耆旧,咸言昭王里礼宾,广延方士。
           译文:                                                                
           (2)遗名旧传,不容不诠,庶广后人传闻之听。
           译文:                                                                
           (3)是以班固、阚駰之徒,咸以斯水谓之南易。
           译文:                                                                


    4.C(祖:祭祀的一种,出行时祭祀路神)
    5.A(其:代词,他/副词,表祈使语气。B以:连词,表目的。C于:介词,在。D所: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6.B(“前人做下的标记”错,应该是“逐一做下标记”。)
    7.(1)访问老人,都说燕昭王礼待宾客,广泛聘请有能之人。(3分)
    (2)(对)先前留下的地名和传闻也不得不作解释,希望(以此)扩大后人的见闻。(4分)
    (3)因此班固、阚駰等人,都把这条河叫做南易水。(3分)


    水经注 卷十一 易水、滱水
    【原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