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西南师大附中2017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05-11 21:39:4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二语文知识阅读:8283

    概要:II卷密封线内。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4.考试结束,将机读 卡和第II卷上交(第I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第Ⅰ卷(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着落(zhuó) 作坊(zuō) 一沓纸(dá) 令人咋舌(zhà) B.泥淖(nào) 木讷(nè) 削苹果(xuē) 戛然而止(jiá) C.佝偻(lóu) 勾当(gòu) 节骨眼(jiē) 流水浅浅(jiān) D.起讫(qì) 肖像(xiāo) 看守所(kàn) 泥古不化(nì)2. 下列

    西南师大附中2017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标签:高二语文,http://www.laixuea.com
    II卷密封线内。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4.考试结束,将机读 卡和第II卷上交(第I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

    卷(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落(zhuó)        坊(zuō)          纸(dá)          令人舌(zhà)

        B.泥nào         nè)           苹果(xuē)         然而止(jiá)

        C.佝lóu         当(gòu          骨眼(jiē)         流水浅浅jiān

        D.起qì)          像(xiāo         守所(kàn         古不化(n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文身   砥砺   普渡众生   源远流长    B.安详  脉搏  名信片    再接再厉

    C.切磋   家俱   一幅字画   寻人启示    D.通牒  拇指  平心而论  共商国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专家们认为,“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于荧屏,这对于模仿的少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

    B.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审计制度,同时,政治各权力部门也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C.近年来,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的问题。

    D.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美日两国正不断扩大其军事、政治影响,对此,俄罗斯和中国有必要一个鼻孔出气,结成牢固的战略同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 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 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高,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2009121《中国青年报》)

    5.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本国传统文 化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知识界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比如法国科学家里歇就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也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来源:学科网ZXXK]

    7.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D.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

        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怀险戏之谋,行刻薄之政,轻儇不庄,慢易无礼者,为行己之失。乞大明好恶,申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毋或欺诞。”盖有所指也。

        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改命万俟卨。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铸。时金遣萧毅、邢具瞻来议事,桧言:“先帝梓宫未反,太后銮舆尚迁朔方,非大臣不可祈请。”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铸曰:“是行犹颜真卿使李希烈也,然君命不可辞。”既返命,桧万俟卨,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时有使金者还,言金人问铸安在,曾用否。于是复使知温州。未几,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召赴行在,力辞。乃再遣使金,使事秘而不传。既归报,帝复许以大用,又力请祠,除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居数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卒,年六十五。

    ——《宋史·何铸列传卷139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业,复境土  绍:继承                 B.桧其异己  恶:厌恶

    C.桧  衔:怀恨   D.桧万俟卨  讽:讽刺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铸“操履劲正”和“桧衔铸”的一组是(    3分)

        A.①动天之德莫大于孝                        ②非大臣不可祈请

        B.①言不由中而首尾乡背                      ②为报谢使

        C.①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                      ②欲窜诸岭表

        D.①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②乃再遣使金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铸为人正直,经御史中丞廖刚的举荐,得以当面回答皇帝的问话,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以“诚”、“孝”治国的主张。

    B何铸做了中侍御史后,给皇帝上书,指出士大夫们心术不正互相倾轧,希望皇上分清好坏告诫官员,这可能是专指某些人的。

    C秦桧要除掉岳飞,就胁迫王贵告岳飞谋反,逮捕岳飞后,让何铸审案,何铸没有按照秦桧的意图行事,秦桧怀恨在心,伺机加害何铸。

    D何铸以“报谢使”出使金国,心知此行的危险,但君命不能推辞,后来又再次出使金国,这都是秦桧借刀杀何铸的阴谋。

    II卷(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11.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1

    (1)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4分)[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 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取材于《吕氏春秋》)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梅(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

    (1) 本诗颈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又是从哪两个角度描写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当年因这首诗而被罢官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4)   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钉头磷磷,___ 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__________________。(班固《苏武传》)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屋檐三境(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屋瓦淌下来或者挂着,乡村的童年就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贞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窜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粘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也懒得放在心上。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一扇大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开或者关似乎已无关紧要。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恋之情,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摹然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唯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情将你困扰,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已,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大抵也算是一种境界。

    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无声息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见了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经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大地一样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的长。春天风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经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哦,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一幢大楼里,它虽然构不成现代都市里的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但坚硬的水泥结构已经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你已经很少出门,你将所有经历的沧桑锁进记忆的檀木匣子里,间或搬一条小椅坐到黄昏的阳台上,看雁来雁往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阳怎样一步步迈下对面的山岗。

    ——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界?!

    是啊,每次仰起你浑浊的双瞳看到的或许已经不再是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14.    屋檐的寓意是什么?屋檐三境界各寓指什么境界?请你各用一或两个短语分别概括这三种境界的特征。(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说说你对划线句子中深邃的目光仓促而又灿烂的理解。(6分)[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各指什么?二者有何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是一篇含蓄隽永而意味深长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匠心独运,视角新颖,借叙写“屋檐”三境,表达了对人生历程不懈追求的礼赞和感悟。

    B.屋檐何曾有“三境”?有“三境”的是屋檐下的人啊!全文运用比喻象征 的艺术手法,将哲理与状物融为一体,含义层层推进,但层次分明,指代明确,让人读来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和回味无穷的余味。

    C.文章第4自然段加点的“攀比”是指人追求思变的躁动不安的心境;“瓦片”指从生活环境变化中得来的间接零碎的生活经验;“沧桑”指生活中的磨难和艰辛。

    D.“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指出人生的努力方向就是不断追求,不断前进,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E.最后一段永远的从容是指走到人生的尽头,坦然从容地面对永恒的死亡。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8.    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3分)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见证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对联。6分)

    (1) 下面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部分词句,顺序已被打乱,请将他们按对联的要求整合后,与前面的语句合成一副对联,只填序号即可。

    辛辛苦苦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浩浩荡荡   放怀一笑 

    是亦足矣   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吾其归乎   流播四方

    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上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大明 嘉靖“错”字大铁钟,悬挂在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里,堪称绩溪县的一大奇观。大钟高85厘米,直径为75厘米。钟身上共铸有铭文108字,其中最为显眼也最耐人寻味的,是“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国”字中没有那一点,而“民”字上却多了一点,似乎成了两个大错字。据说,这是有意之错。

    你认为这样错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1.    呱呱坠地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开始打量别人,了解别人,甚至剖析别人。鲁迅说:“在无尽的远方,许多人与我有关。”第二人称“你”,是一个亲切的叙事角度,是面对面的娓娓道来,也是直截了当的思想碰撞,审视别人可以烛照自己。

    请以“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④写出自己心中独特的那个“你”;⑤期待你慧心独具,逸兴遄飞之佳作。

    www.laixuea.com

     


    西 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A项介词残缺,在“和”字前面或后面加上“与”; B项“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重复;C项“夫人”、“宝玉”主客颠倒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中“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文中无此信息;后半句的原文是“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用的是“不能只……,还要 ……”,选项说的过于绝对化。 答案: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选项中“法国科学家里 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此信息。原文是在“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时列举了法国科学家里歇的例子。答案: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是明显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在阐述“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就如同“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一样。C项“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说得过于绝对。D项原文只说了“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没有“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的信息,也可看作是强加因果。答案:A[来源:Zxxk.Com]

    8D讽:暗示

    9C前句表明何铸查明岳飞蒙冤不愿治罪,后句表明秦桧欲流放何铸到岭南。

    10D何铸第二次使金,与秦桧无关,后边一句“使事秘而不传”可知。

    11(1)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顺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诚实更好的。(4分。译出大意给1分,译对“动”、“感”、“道”各1)

    (2)之后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察觉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秦桧。(4分,译出大意给1分,译对“阅”、“验”、“白”各1)

    3)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12. 1)描绘了纷乱繁多的梅花凋零、散落于莓苔之间只有少许粘在人们衣袖之上的图  景。2意思对即可分别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写梅花零落成泥及香气经久不灭2。“图景”这一问若只是概括为“梅花凋零”可赋1若将描写对象误为“莓苔”则不可赋分。“角度”这一 问若答到“视觉”可赋1若答到“嗅觉”可再赋1分。

    2)作者因此诗而被罢官是因为作者在本诗尾联中运用暗喻的手法借指责因忌妒梅花的孤高而任意摧残梅花的“东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掌握人才生杀予夺大权却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前这个弃毁贤才时代的不满。暗喻〈或比喻〉1诗句简析2所寄托的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结合尾联作出简要而精当的分析3若在此基础上答到“比喻暗喻”或所寄托的情感可再赋1

    13.略

    14.屋檐的寓意是人生的家园。(2分) 屋檐分别指人生的童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1分)童年的特征是无忧无虑,欢乐自在;(1分)青年的特征是充满幻想,奋发追求;(1分)老年的特征是成熟沉稳,硕果累累。(1分)

    15.这里的屋檐就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也可以看作是老年的父母,看着年轻人踏上征程,眼光中是深邃的留恋和牵挂;(2分)作者用仓促而又灿烂指代年轻人离家出走时的心情和境况,仓促是对未来前程和困难没有充足的准备和把握,(2分)灿烂是因为他们毕竟拥有年轻的生命和青春,可以去面对未来无限可能性,有无限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和空间。(2分)

    16现在的屋檐指一个人事业有成后,再次为自己建立的一个全新的家园,拥有一种全新的生活,它代表着成功和事业发展的高度。(2分)从前的屋檐指事业的起点时父母创设的幸福的港湾,是漂泊游子奔波创业时的精神栖息地。(2分)它们一个代表着奋斗的起点,一个代表着奋斗的结果。(2)

    17C E(这里的沧桑应是生活、人生的拼搏历程,包括创业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正反都有,而不仅仅指挫折;从容应指达观坦然地面对和审视人生的历程、人生的沧桑,是一种成熟,而不仅仅指面对死亡)

    18.示例:是阑干拍遍的一腔悲愤  是高堂明镜前的一曲悲歌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落日浮云诉说友情  烟波日暮寻觅乡情

    19.(1)上联:①⑥⑧⑤    下联:③②④⑦

       2)下联: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或 款款爱心如雨露润乾坤

    20.要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国泰民安”,国家就要少收一点,多给人民一点。[来源:学§科§网]

    【参考译文】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在北宋政和五年中了进士,做过多年州县的官,进入宫廷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中丞廖刚认为何铸刚正不阿、操守严明,推荐何铸为谏官的候补人选。于是皇上命令臣子阐述政见。何铸首先说:“感动上天的德行没有比孝顺更大的,感化万物的方法没有比真诚更好的。真诚和孝顺都做到了,那么使梓宫归于陵寝,恭敬地迎接两宫回朝,接续大业,收复失地,这又有什么难的呢?”皇帝称赞何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何铸被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他给皇帝上疏说:“士大夫心术不正,弄虚作假来获得好名声,又假托好名声来获取私利。说话言不由衷且前后相违背,他们行事险恶却自我标榜,假装友善却互相倾轧,这是他们侍奉君主的过失。心藏险恶的阴谋,实施刻薄的政令,轻浮不庄重,轻慢无礼,这是他们个人品行上的过失。希望您申明正义,分清好恶,告诫朝廷内外的官员,要求他们心地坦荡,不要以虚夸骗人。”这可能是专指某些人的。以前秦桧大力主张议和。大将军岳飞有战功,被金人痛恨。秦桧恨岳飞反对自己,想要除掉岳飞,于是威胁岳飞的旧部王贵诬告岳飞叛变,逮捕了岳飞,关在大理寺监狱里。起初命令何铸审问他。何铸把岳飞带到庭中,问他谋反的事情。岳飞当庭露出背部,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到肌肤里面。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明白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给秦桧。秦桧不高兴地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何铸说:“我何铸难道仅仅是为了救一个岳飞吗?如今强大的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无缘无故杀死一名大将,会失去军心的,这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秦桧说不出话来,就改让万俟处理此事。岳飞死在了狱中,他的儿子岳云被处斩于集市。 秦桧对何铸怀恨在心。当时正值金人派萧毅、邢具瞻来议事,秦桧说:“先帝的灵柩还没有回来,太后的銮车还在北方,除大臣外都不可祈请议事。”于是让何铸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的身份作为报谢使出使金国。何铸说:“这次出行犹如颜真卿出使劝降李希烈但是君主的命令不能推辞。”等到何铸回来复命,秦桧暗示万俟在皇上面前说何铸私自认为岳飞没有谋反,想把何铸流放到岭南,皇帝没有听从,只是把何铸贬到徽州。当时有出使金国的大臣回来,说金人问何铸在哪里,是否曾被重用。皇帝于是就命何铸掌管温州。不久,被封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皇上)下诏命令何铸立刻前往皇帝所在地,何铸极力推辞。于是又派何铸出使金国,并命令秘密行事,不得外传。等到何铸归来上报时,皇帝又重用何铸,授予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并掌管徽州。过了几个月后,又把他提升为江州太平兴国宫。后来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二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