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郑州一中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05-11 21:39:4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一语文知识阅读:8337

    概要: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15.仿照下列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所写句子必须涉及《红楼梦》中的人物(6分)多愁善感, 黛玉悲葬花。 , 。 ,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5分)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首尔核安全峰会将于27日发表《首尔公报》后落幕。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销毁核武器的原材料,加大核能设施的保护力度等。据悉,《首尔公报》的主要内容将包括裁减“武器级核原料的库存”;加大对核能设施的防护力度; 预防核与放射性物质的非法交易等。同时,与会各国还将发布各国销毁民用高浓缩铀(HEU)或采用民用低浓缩铀(LEU)替代的

    郑州一中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laixuea.com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15.仿照下列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所写句子必须涉及《红楼梦》中的人物(6分)
      多愁善感, 黛玉悲葬花。             ,            。            ,            。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5分)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首尔核安全峰会将于27日发表《首尔公报》后落幕。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销毁核武器的原材料,加大核能设施的保护力度等。
      据悉,《首尔公报》的主要内容将包括裁减“武器级核原料的库存”;加大对核能设施的防护力度;    预防核与放射性物质的非法交易等。同时,与会各国还将发布各国销毁民用高浓缩铀(HEU)或采用民用低浓缩铀(LEU)替代的计划。
      韩国政府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布公报后,全球范围内有望销毁能制造数千枚核武器的HEU。
        本届首尔核峰会有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和4个国际组织代表参加,将就裁减核物质等问题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公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将于2014年在荷兰举行。
                       
    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正要填一口枯井的时候,一头毛驴掉到了井里。井很深,那头驴子又很老,人们想尽办法,也没能把驴子拉出来。尽管驴子哀怜地求救叫喊,无奈之下,人们还是决定埋了它。
        当第一铲泥土落在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响了,它显然明白了人们的意图。可是,当第二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惊人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
        人们不断地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并把它们踩在脚下。就这样,驴子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地走出了枯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郑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D.(“曲愈高,和愈寡”在原文第三段,此段的意思是说“诗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表现事物时看到了事物之间精微的差别”,而不是刻画的事物之间差别大。)
    2.C.(诗人要不断创新只是诗人孤寂的原因,不是表现,因为创新不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3.B.(在这一段中作者意思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十分重要,而对常人对事物的感知只停留在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的水平持不赞成态度。)
    4.C(自首的意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